溪微微点头说道:“妹子果然天资聪明。只是先前,我们都搞错了。那天师张宇初是龙虎山第四十三代天师。我们却将他当做了三十四代。不过,这都是小事。重要的是,从前年入秋以来,隆平侯张信与吏部尚书郭琎,奉当今皇上圣旨,率三十万民工大修武当山,并下旨亲封《武当山》,意即“非真武不足以当之”。又名《大岳太和山》。任命文渊阁大学士任自垣亲自撰写《太和山志》,更是为恩师亲自下旨修了一座【遇真宫】,并在宫内以八千斤青铜。为恩师铸了一座青铜鎏金铜像。扫榻以候,恩师驾临。如此圣眷之隆,恐怕天下间无出其右。如此一来,我武当派声誉之隆,已远超少林昆仑派诸派之上了。甚至还隐隐稳压了,那天师教一头。”
值得一提的是,那隆平侯张信张侯爷,与那吏部尚书郭琎,郭大人,虽然都是奉旨钦差,在朝廷中炙手可热的人物。作为朝廷大员,在武当山督办三十万民工修武当山。真可谓是权势滔天。予取予求。
但他们二位,对武当派的这位掌门大弟子,武林中威名赫赫,侠名播于天下的白衣儒侠,宋远桥,宋大侠,却是恭敬有加,从不曾失了半点礼数。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虽不至于每天晨昏定省,请安问好,但每隔三数日,还是会执礼前来问候一番。
那吏部尚书郭琎,虽是文官。但自幼好武,也曾经练过几天粗浅拳脚。而那隆平侯张信,却是个武将。他自幼习武,也曾拜过几个名师。但武功却已经小有成就。
这次既然有幸在武当山遇到张三丰的开山大弟子,名震天下的宋大侠。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个难得的讨教的机会。
宋远桥虽然严尊师训,武当内功心法不敢外传。但还是指点了他们一些【三十二武当长拳】的招式练法。
从第一式,懒扎衣,依次而下,金鸡独立,探马,拗鞭,七星拳,倒骑龙,悬脚虚饵......直到最后第三十二式,旗鼓。
招式,虽然看来平平无奇。但是在这位宋大侠手下,却也是如行云流水,信手拈来。招招凌厉,威势不凡。
郭,张二人也是心中赞叹不已,对他也是心中敬佩。
这一年多来,三人是亦师亦友,互相切磋讨教,关系也是颇为融洽。
当然,作为张三丰的开山大弟子,宋远桥也自然不会失了礼数,谨守本分,唯恐坠了恩师的威名。
张山丰虽然不在山上,但是对自己的徒儿,所作所为,都是一清二楚。
对于这位冲淡宏远,谨守本分的谦谦君子,大徒弟宋远桥,他还是很放心的。至于他传授郭、张二人,【三十二式武当长拳】,他倒没有什么意见。
不过这时,他却是微微皱眉,语气不悦的道:“这皇帝老儿搞这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如此兴师动众,劳民伤财不说,还完全没有任何意义。这又是何苦来呢?那【遇真宫】建得再好,再富丽堂皇,老道也是不会去住的。我老道怕老百姓戳我的脊梁骨。我还是住我的草庐【张爷庙】来的舒坦。”
他这话倒是没有说错。那【遇真宫】建的富丽堂皇,巍峨壮丽,可是他一天都没进去住过。后来在一场天火中,那【遇真宫】在大火中被焚烧殆尽。后来重建之后,又毁于战火。但张三丰的【张爷庙】,乃是岩石所垒。僻处一个不显眼的小山沟内,历经这千年的风雨,反倒安然无恙。
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却说俞莲舟道:“就是这样才觉得奇怪呀。论理说,以那张宇初御赐天师的身份,加上六弟武当弟子的身份。这天下有哪个胆大妄为之人,敢在这位天师张宇初眼皮底下,出手劫持六弟?这也太匪夷所思了!”
张三丰却是捋一捋下巴上的虬髯,双目中神光湛放,傲然一笑。语气冰冷的道:“管他是谁。兵来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