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燎原之势(1 / 2)

孔胤植身为衍圣公,私下里是李家的参谋总长,地位崇高,但是这回神色慌乱的不像样子,仿佛遇见了什么天塌地陷的大事儿,说话都打着磕巴。

“陕西这两年,实在是太难了。”李沐不由得感叹一句道,现在的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和现代中国的陕西省辖境不同,不仅包括了陕西境,还包括现代的宁夏,甘肃境,青海和蒙古的一部分,地域广阔,却又民生疾苦,大部地区较为贫瘠。

而如此贫瘠的土地,却要供养九边防线上防务极重的几个大边镇,镇兵额员近五十万之众,朝廷财政困难,军饷很多时候依赖地方捐输,时间久了更是雪上加霜。

陕西大旱三年,身为唐国公府,七镇总制的李家并不是没有钱粮赈灾,一是陕西饥民甚重,赈灾是个无底洞,故而李沐也出于一些不可告人的原因,一直没有大力赈济,任由陕北一带情势恶化,也不知道是存了什么心思。

“陕西镇兵,唯有三万西安府下辖的大理寺寺兵受过编练,是大理寺寺丞卢象升卢大人亲自训练的内卫军,配发精锐的天启二式火枪,由北云兵为教习操练,曹文诏所率之延安府兵,庆阳府兵,虽有四万之众,但皆为旧军,我还是担心,反贼势大,已成燎原,怕是不掉寺兵镇不住啊。”孔胤植忧心忡忡的道。

现在的北云兵,由于战事渐少,已经开始分散到各地充作教习,包括宣府的晋兵,太原镇兵,陕西的大理寺寺兵,甘肃的陇右军,都由北云军出人充任教官。组建新军之后,原本当地的旧式军队被慢慢解散,这其中暴动反抗不少,但都被李沐以绝对铁血的手段镇压了。

“你不是怕曹文诏的旧军镇不住,是怕延安,庆阳两府的府兵倒戈吧。”李沐沉声说道。在历史上,王嘉胤,王自用,高迎祥等人最初起兵后,很快就被曹文诏率兵击退,在崇祯元年,一直未成大势。但是由于李沐在地方上实行铁腕改革,大量吃空额享清福的旧军官被砸了饭碗,这时候有东风可借,如何会放过这个大闹一场的机会,最不济,也要逼着李沐的总制府放弃编练新军,把好处还给他们这些世袭的兵油子们!

“是,云琪,有些事情,我不说,你也是知道的,这些反贼,虽说大部分是乡野村夫,但也有些边军将领的精锐家丁,战力不容小觑,之前一直在澄城销声匿迹的王二,也带着人投奔到他们那里,现在庆阳和延安两府已经遍地烽火,府城危急,恐怕也在旦夕之间。”孔胤植点头答道。

“这是有人在等着看我的笑话呢!”李沐忽然站起身来,将手中的茶碗重重的摔在地上:“这些国贼囊虫,为一己之私真是胆大包天!胆大包天!”李沐为了让陕西的老百姓有口饭吃,自从历任总制的两年来,大力推广土豆种植,西安,咸阳等地的老百姓渐渐脱离了饥荒的死亡线,局势也已经安定了不少。

但是在陕北一带,新作物的推广遭遇了巨大的阻碍,甚至有些已经种下去的秧苗,莫名其妙的被人偷偷刨出毁弃,地方政府也是阴奉阳违,李沐虽然手握重兵,但行政命令总不能都拿刀架在地方官的脖子上去做,导致陕西南北呈现极大的不同,陕南已经渐渐有衣食保障,陕北还是一片赤地千里。

“朝中有人给给这些国贼撑腰啊,而且在陕甘之地,论其根基,我确是不如他们多矣。”李沐语气激烈,似乎是气得不轻,自从地位越来越高,李大人也开始注重些体统,很少发这么大的脾气。李沐口中的“国贼”,正是上一次被狠狠坑了一笔的晋商集团,虽然丢了不少家产,但是范家肯定不会轻易彻底屈服,毕竟晋商在晋陕一带经营上百年,根深蒂固,无数晋商子弟出任地方官员,已是一个同气连枝的利益共同体,不是拿走几千万两白银就可以摧毁的。

孔胤植看着门外的侍女进来,小心翼翼的把地上的碎片打扫干净,见李沐似乎平静了不少,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