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三章 一切顺利(1 / 4)

又是什么情况?

袁长文“老妈,你咋啦?”

外婆不喜欢袁长文叫老妈,好好的妈妈不叫,叫老妈,一点都不尊重。

老妈却不在意,自家儿子嘛。

袁长文将手放在老妈面前,晃了晃“没事吧?”

老妈看见儿子在面前,一下子举起袁长文,高兴道“我们的小说发表啦!发表啦!”

袁长文突然觉得老妈的样子有点好笑,就像小孩子似的。

“稿费怎么谈的?还有版权呢?你不会把版权也给报社了吧?”

老妈有点蒙“啊?那啥?没谈这些,讲了讲文学,谈了谈思想,然后让我们把手稿寄给他们,报社准备连载。”

袁长文有点纳闷,这个时代,不要谈钱,我们要谈革命奉献,谈思想作风。如果要谈钱,一般都会绕很大的圈子,绕一个小时,才绕到钱这方面。

而且还必须显得自己毫不在意金钱,“顺便”谈一下。直接开口谈钱,会让领导觉得这人觉悟不够,思想有问题,你的作品是不会发表的。

幸好,袁长文在九十年代初,国家版权局刚刚发出《关于适当提高书籍报酬的通知》,紧接着发出《关于颁发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标准试样的通知》,明确付稿酬的三种方式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一次性付酬、版税。

要知道,在八、九十年代,有的作家不仅得不到稿酬,还要向出版社交纳所谓的“补贴”!

他们的理由很简单,我们是在帮你积攒名气,你难道不应该付钱吗?

再往前,五六十年代,那个时候作者的稿费在每千字12到20块。这个报酬很高哦,当时一斤猪肉才6角钱。但是当你收入高了之后,你的生活就特殊化,脱离了工农群众,于是你被判入“右”派,直接进监狱啦!

一切都好,报社提出先连载一个月,每天五千字,报酬是每千字8块。如果反响不错,然后就出版,稿酬定在每千字12块。

袁长文想了想,就算没有出版,一个月的报纸连载,也是1200块!

那时老妈的工资才不到300块一个月。

嘿嘿,有了钱就好办了。

…………

…………

“今天报纸有啥?”

“日!问你呐!”

“闭嘴!老子还没看完呢!”

“这是啥?新的小说?”

“作者名字不错啊,慕容心盈,听名字就感觉人很漂亮。”

“嘿嘿,一定是个美人!”

“呵,也有可能是个老太婆。”

“怎么可能?!”

“我说,你们少吵吵!仔细看小说。”

“喔!这是什么武功?没听说过呀!”

“我去,真的假的?!”

“你看这步法,源于什么河图洛书,这我听过。但这步法?”

“难道真的可以练出这步法?别人五步,我只需要走三步?!”

“耶?!怎么没有了?”

“明天还有,明天还有!”

…………

第一天还不觉得,第二天开始,报纸的销量就飞速上涨。

这也是年代的好处,没有互联网,没有大规模文字倾销,群众的阅读水平都被局限在一个很低的水平。

但是看了金老爷子和琼阿姨的书,其他类似的武侠和爱情小说,就看不进去了,没有好的作品可以媲美。

而其他领域的作品,比如王朔、贾平凹等人,更多的是对社会政治、历史文化层面,甚至生命本体层面的思考与探求。

所以,袁长文这本后金庸武侠圣经一出,顿时俘获全市群众的眼球。

很多人开始收藏每一期报纸,闲下来的时候可以再次翻翻。

这本书被称为后金庸武侠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