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修到真实43(1 / 3)

小生慕容

(为什么不做一个好人?)

为什么要做一个好人?

袁长文怒气冲冲,离开图书室,站在走廊上,独自调整呼吸。

(如果大家都做好人,那么这个社会就没有贪婪、破坏等等,这将是多么美好的世界啊!)

但这不是真实。

(怎么就不真实?人性本善,对吧,如果世界充满爱,这一切将是多么美妙。)

善良是虚假的,爱也是虚假的。将自己定义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充满爱的人”,这本身已经遮蔽了唯一的真实。

而自己却牢牢抓住这些自我定义,一旦有人戳破这些自我定义,自己必将勃然大怒。然后美其名曰,善良要有点锋芒。

狗屎!

(善良本来就应该有锋芒,如果没有,岂不是任人欺负,那不成了傻子么?)

善良要有点锋芒,这个除了充满恐惧,我看不到其他任何东西。之所以得到赞同,无非就是“我是个好人,所以我善良,但我又不能吃亏”。

这算哪门子善良,哪门子好人?一切都是“自我”的把戏,建立在恐惧上把戏而已。

(放屁!)

我不想讨论建立在虚假上的问题。

(那爱呢?那个不经过思考的恻隐之心呢?)

那不过是事不关己的恻隐之心罢了,那是建立在现有的物质基础上。如果发生世界末日,一个星期没有进食。

需要多大的爱,多么深刻的恻隐之心,才能阻止我去抢小孩的食物?甚至,如果我饿了七天,会不会杀掉小孩煮来吃?

(混蛋!)

易子相食,难道这是传说故事吗?

(那如何解释,在这种情况下,母亲依旧把最后的食物留给孩子?这难道不是伟大的母爱吗?)

母爱本身就是荒谬的。

(放屁!)

有些母爱,建立在攀比之上。看,我孩子学画画学钢琴,简直棒得很。潜台词就是,我一切我能的,比别个当妈的做得好。

有些母爱,建立在所谓的责任上。如果不管小孩,那就是不负责任,就不配当一个母亲。这完全就是为了避免社会道德的唾弃,而散发母爱。

(放屁!那些不求回报的母爱呢?那些感天动地的母爱呢?)

那些同样是建立在其他基础上的。最简单的问题,如果孩子叛逆,老妈为什么会不高兴?如果孩子长大不听话,老妈为什么会难受?

这难道不是因为社会潜规则的交易吗?我付出了母爱,所以孩子必须要有所回报。

我为你付出那么多,你怎么可以不听话?

我那么爱你,从小把你拉扯大,你怎么就可以不回家不陪我吃饭?

这些不高兴、难受等情绪,本身就说明,这一切都是虚假而荒谬的。母爱,没有那么高尚。就像我们也不是想象中的,深爱父母。

(诚实到残忍……哈哈!真尼玛残忍啊!)

袁长文微微揉揉眉头,不再理会母爱善恶之类的,一旦想通,那就是真的想通。

这也是为什么,他无法回去的原因。

有了这些想法,如何还能回去?

就像火车刚刚启动,很容易分辨不清,究竟是旁边的火车动,还是自己的火车动。可是,一旦分清,想要再次看错,那几乎不再可能。

觉醒?

自己竟然踏上所谓的觉醒之路?

真是万万没想到啊!

超越对立,这才是真正的觉醒。而不是那些所谓的向善,所谓的变成更好的自己。

袁长文趴在走廊窗台上,心里空空的,想着今早那个连环梦,自己什么时候才能觉醒呢?

其实,总会有觉醒的那一天,也许就在自己死亡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