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修到真实73(1 / 2)

小生慕容

若是有钱人的小团体聚会,没有广大平民阶层作为对比,那就是一个笑话。他们站在落地窗前,手持酒杯,俯视整座城市。看着街道上来来往往的平民,内心的各种情绪无不欢腾。

如果根本没有平民呢?如果整个世界只有他们十几个人呢?

除了恐惧,他们还能拥有什么?

抛开有钱人的团体聚会不谈,这种模式放在任何一个团体,都是可以找到的。

宅男的网络团体,会不会鄙视某些东西?

驴友团体,会不会认为自己到处旅游而炫耀?

那些勇敢辞职放弃稳定工作的团体,会不会看不起所谓的平淡人生?

还有门派,哪一个不是让教徒以为,这里就是天堂,进了这里就是通往幸福的道路。也许这一生是苦难的,但信仰了我们之后,来世绝对幸福安康。

佛门派,讲究福报。只要你参加任何一场法会、禅修营之类的,总会有人不停的强调“哎哟,你的福报真好,可以到这里来。”

“你上辈子肯定积累了福报,这一生才会到这里来。”

“珍惜福报,好好修行,争取临终之时可以前往极乐世界。”

说的人也许是发自内心,但听的人,除了感到些许骄傲自豪和开心,还能有什么?

除了“自我”被满足,还会发生什么?

然后陷入一个循环,为了让“自我”继续满足,就不停参加这类活动,以表现自己是一个虔诚的教徒,也想听听别人说自己福报修得好。

再更进一步,开始学习各种教理、经卷知识,为的就是给新人讲解。然后体会新人眼神中的崇拜,以及自己的洋洋得意。

(放屁!多学知识有问题吗?)

没问题,关键是为什么要多学知识?不认可所谓的虚荣理论,那学习知识总有个理由吧。

(当然是为了丰富学识。)

丰富学识,然后让大家赞叹,“哇,你懂的真多”,是这样吗?

(我承认有一部分这种情况,但也许我只是想满足我的好奇心而已。)

我没有说这一切都是错的,我只是讲这些都不真实。丰富学识,就算不夹杂任何虚荣情绪,也只不过是成为一个更完善的人而已。

将“自我”堆积得更加高大和丰满,让这个人格看起来栩栩如生。懂天文、懂物理、懂化学、还会讲幽默段子,家境也不错等等。这是我吗?这是真实吗?

(何必呢?看看,若是自己能做到这些,很多女孩都会倾心,也很容易成为聚会的焦点。大家的注视,然后我礼貌微笑,一杯红酒夹杂着文质彬彬,不停吸引众人。)

是啊,曾经的自己也是这么努力,这是很喜欢这种状态。

讲真,谁不喜欢自己成为焦点呢?

那些明星看似烦躁狗仔队,只不过是偶尔的牢骚罢了,真要让他们变成普通人,他们肯定坚决不同意。

袁长文也很期待自己成为众人的焦点,不管是什么工作也好,其他生活乐趣方面也好,或者仅仅是一个人的崇拜,都是可以的。

但现在,这种期待中却包含着憎恶,对“自我”的憎恶。又不完全是憎恶,仿佛如果真的可以成为众人的焦点,袁长文还是愿意去努力实现。

更远!

这个词语简直充满无尽的魔力。

袁长文会陷入幻想,对未来的幻想,对自己成功的幻想。不管这个成功究竟是什么成功,反正就是别人没做到然后自己做到了,接着众人投来羡慕崇拜的目光。

想要阻止这种幻想,一方面是憎恶“自我”,因为这种幻想就是“自我”最好的充能来源。当幻想内容没有发生时,自己就会难受焦虑,程度也许不一样,但都会有这种负面情绪。

而这个时候,自己已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