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修到真实101(1 / 2)

『→網』,。

似乎所有的故事必须有个完美的结局,否则就是不完整的。

假设辞职去打工旅行,那么前期必定是各种不理解,家人同事领导的不理解,认为这是一种荒废。然后主人公在打工旅行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丰富了人生。

回来之后,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书,放在网上或者出版,受到大家的追捧。

什么花一年的时间换一个梦想,什么我没买过房没买过车,但我拥有自己的梦想。

都是狗屎!

为什么曾经的自己看不到这些东西,全部都是“自我”的把戏呢?

如果全社会的人都鄙视打工旅行的人,就像鄙视随意街道上大小便的人那样,没有可商量的余地,就是鄙视。

假设是这样,那么还会有人去打工旅行么?

回来之后,没人会崇拜没人会聆听,有的只是浓浓的鄙视。那么,谁又会愿意去打工旅行呢?

真的只是为了长见识,和经历不同的人生吗?

那为什么不直接在街道上大小便?这也是一种不同的人生经历啊!

袁长文觉得自己真的好可怜,如果自己能够穿越时空回到过去,肯定会打醒昏睡的自己。让他不要相信所有人,自己思考自己去看,究竟什么是真实的。

仔细想想,大学期间是最好的思考时间。

唉,想这些干嘛,难道后悔不是“自我”的另一种求生方式么?

将自己放在过去,后悔曾经的选择,然后想象自己如果这样选择又会怎样,会不会从此之后过上美满幸福的日子,登上世界巅峰笑傲江湖。

狗屎!

不过是加强一个角色的存在,把这些东西当作真实,从而继续补充“自我”在沙漠上的建筑。

想想都觉得好笑,自己从有记忆开始,就在不停的给自己设置限制。能这样不能那样,于是建立了一个角色的部分。

接着,自己的努力、习惯、态度、目标、价值观等等一系列的限制,逐渐构成了自己,构成了袁长文。

而这个袁长文,不仅是别人眼中的袁长文,也是自己眼中的袁长文。

明明是一片空白,然后自己画下无数道线条,宣称这个是我,那个不是我。

这种标签化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方便人类的大脑对于世界的理解,但并不代表这些就是真实。

而且这种标签化,会遮盖真实。当我们看见对方,或者看见客观事物的时候,心里泛起的是种种标签。

抛开这些标签,让事物变成“本来就应该是”的状态,让自己再次沉浸这种无思考的状态。△網

没人喜欢这种感觉,打破自己多年来的习惯,放弃自己对世界的理解,承认自己除了“我存在”之外一无所知。

袁长文记得之前有过这种经历,但此刻的回忆,也仅仅是事件的回忆,那些感觉已经消散不见。

当然,可以用语言来描述,但有什么用呢?除了给别人炫耀自己有过这种非凡的经历之外,还有什么用?

如果自己能够随时处于那种状态,为什么自己还会给别人解释?

来吧,让我看看,还能发生什么!

不管发生什么,我都会臣服,即使没有完全臣服,我也会努力让自己臣服,使劲斩杀掉阻碍自己的自我定义。

自尊,多么庄严的词汇啊!

当失去自尊的时候,为什么如此难受?当我们看到一些人为了金钱而丢掉自尊的时候,为什么我们心里不舒服,而那个丢掉自尊的人又为什么会暗自哭泣?

自尊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好多小说里的主角,为了自尊毅然决然放弃唾手可得的好处,接着就是一系列受苦的阶段,但是由于自尊的存在,过不了多久主角开始翻身。

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