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还早,季夏将乔三喊到一边,“我听说你原本是沪市人,怎么会到了冰县?”
乔三一听这话,就知道机会来了,他有些难以压抑自己的激动,“不瞒夏姐,成F不好,当初要不从沪市逃走,连命都保不住。
家里有些人去了海外,我父亲这一房是姨太太生的,关键时候,被大房的人遗弃,就只有自谋生路。”
“你祖上在沪市是做什么的?”季夏问道。
季夏这才知道,乔三祖上竟然还是曾国藩的女婿,李鸿章的得力干将,曾经为晚清办过兵工厂,但家族企业是纺织。
季夏是见识过乔三的本事,也试用了这么长时间,她也需要有自己的班子,是以,“这次任务完成之后,你在冰县等我。这些人的报酬你暂时先垫上,等在冰县汇合之后,我再还给你。”
“说还的话,夏姐就见外了!”乔三已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夏姐愿意让他垫钱,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她把他当自己人了。
他成了夏姐的自己人!
要说想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需要的基本素养是什么?
眼光!
乔三能够在这样的时代,把控整个冰县的黑市,成F不好,上面没人,还能不出事,凭借的就是看人的眼光。
他早就看出季夏不平凡,一直做小伏低,为的就是要入季夏的眼。
现在,他成功了一半了,能不高兴吗?
季夏也有这个意思!
虽然早就预料到了乔三不会拒绝,但乔三的反应还是让她很满意,她不耐烦重新去找一个手下,需要时间不说,也很费精力。
晚上十点多钟的时候,贺晚晴去找许三堂。
这些天,许三堂充分发挥了冰县精神,一直在县委加班,除了他,还有何文斌,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特别是听贺晚晴说,生产线马上就要到了,他们更是不敢松懈。
浪费一分钟,就是在让国家蒙受损失。
这个年代的人,绝大多数都很纯粹,非常看重国家大义,私人可以吃亏,但绝对不能让国家吃亏。
不光许三堂办公室的灯都亮着,县委大院的灯几乎一半都是亮的,贺晚晴从门口经过的时候,听到他们在讨论这个项目。
一开始听说是卫生巾项目,许三堂的面部表情是炸裂的,他和何文斌果真想办法让自家媳妇儿去友谊商店花重金买回来了一包卫生巾。
没有试用,只打开看了一眼,两人的媳妇儿就不依不饶,非要自家男人无论如何都要把这卫生巾线给建起来。
在两人媳妇的带领下,整个大院女性家属都加入到了支持卫生巾生产线。
用过了卫生巾,谁还愿意用月事带+草木灰,或是月事带+卫生纸。
那卫生纸粗糙得像瓦片。
但友谊商店的卫生巾可望不可即,一包16片,7毛钱,比猪肉还贵,连肚子都吃不饱的年代,猪肉是多么奢侈的东西。
更别说花钱买卫生巾了。
如果自己能够建生产线,卫生巾肯定就没这么贵了。
但许三堂和何文斌并也不傻,就算再便宜,这玩意儿也是个消耗品,哪怕是一包只要三毛钱,也没有多少人愿意买。
不过,季夏还给了他们一条路,那就是走出口。
季夏拿出来的生产线非常完整,从绒毛浆等原材料的生产,到后面的热压工艺都是全自动生产线。
检测设备也是齐全的。
生产线分日用和夜用两种,带护翼的,目前这种设计的卫生巾世界领先。
国外,特别是那些发达国家,卫生巾已经非常普及,历史上华国进口的第一条卫生巾生产线是于1982年引进的,是直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