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柏的排挤。
刘铤百战名战,在朝鲜和川贵都立下过赫赫战功,本就心高气傲,现在受到这么不公正的待遇,心中愤恨不平。
求告于蓟辽总督汪可受、辽东巡抚周永春,辽东巡按陈王庭,没有一个人愿意替他说句公道话。
另一个主将杜松,是久镇西北的名将,在榆林、大同、宣府做过游击、参将,一路升迁,一度任辽东总兵。
李如柏忌惮杜松骁勇善战,担心杜松抢了他的风头,在诸路大军会师沈阳即将开往各处之际,举杯对杜松说:
"荡平老奴,就指望杜大将军了,将来别忘了提携提携小弟。
杜松生性豪爽,一饮而尽。
另一路主将马林,出身将门,是一个夸夸其谈的贵公子,根本不能独当一面领兵打仗,却很对杨镐的胃口。
为了压制军功派诸将,培植自己在军中的势力,杨镐执意提拔马林,让他独领一军。
诸将之中,求战之心最切的是刘铤,只想早早打完这一仗,好及时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求功之心最切的是杜松,很想在这场大战中一展身手,重回辽东总兵宝座。
杨镐坐镇沈阳,被沉重的后勤补给压得喘不过气来,于是召集各将议事,虽然各人打着各人的主意,却不约而同地赞成速战速决。
杨镐最后拍板——二月二十一日,大军起行。
为了迷惑努尔哈赤,他派一个在抚顺作战时投奔过来的人捎信给皇太极,说明军己齐集,行动日期定在三月十五日。
皇太极如获至宝,立即向努尔哈赤报告,努尔哈赤微笑着说道:"知道了。"
挽明:努尔哈赤屠城,朱常洛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