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脸都不要了(2 / 4)

绍了自己正在拍摄的电影,滕华韬不在,就由李瑕亲自介绍了一番。

顿时又将会场推向了一个高潮。

郭凡不用提了,李瑕的黄埔一期学员,处女作大卖1.9亿,比李瑕当初的《秘密》还高。

期待他第二部作品的人不在少数。

和他同期的吴惊据说去了军营,近两年没法拍电影。

正当外界以为李瑕今年会少了一个得力助手时。

嘿,出乎所有人预料,今年又多了两名学员。

滕华韬的那部《蜗居》可谓反映了国内年轻人的买房现状,在社会引起了极大的讨论度,甚至因此被封。

徐争也是成名已久的演员,没想到投奔李瑕后转行当了导演。

看来这两位就是黄埔二期学员了。

有郭凡和吴惊珠玉在前,没有人敢轻视这两位初涉电影的导演。

不少人想到这一时无言。

照这一年一期,每期两名学员的架势,用不了几年,华语电影亿元票房俱乐部还不遍地都是李瑕的人。

我靠,你还真想当华语电影的校长?!

不过这一幕也让许多人相信了李瑕那番做大华语电影蛋糕的话。

国内不缺好演员,缺的是能拍好电影的导演。

如果李瑕真能为华语电影源源不断培养优秀的导演出来,产出越来越多的好电影,自然观众们就乐意走进影院,市场就会不断做大。

和他相比,华义、伯纳这些只会盯着自己眼前利益的公司简直弱到爆。

继续阅读

一时间,这些总喜欢搬弄是非,造谣炒作的娱乐媒体,不由对这位24岁的年轻人感到佩服。

自己拍的电影能卖座就算了,连教出来的手下起步都是亿元票房俱乐部成员。

现场不少人都有些蠢蠢欲动,想着自己还当什么记者,干脆去投奔李瑕当个导演不是更有前途?

……

“盛唐传媒已整合完毕,李瑕宣称最终目标是带领华语电影走向世界。”

“李瑕炮轰三大公司欺压新人,将带领盛唐扩大华语电影市场。”

“盛唐传媒开始招兵买马,剑指三大公司。”

“滕华韬、徐争成为李瑕‘黄埔’二期的成员,两位导演雄心勃勃。

华语电影亿元票房俱乐部或将再添两位新人。”

……

第二天,这场足以改变影视圈现有格局的开业大典被争相报道。

其中李瑕手下或许又要诞生两名亿元票房俱乐部成员的消息,让各大影视公司感到不安。

李瑕自己是快枪手,一年一部电影就算了。

最离谱的是他手下的也都是快枪手。

要不是吴惊在部队,今年盛唐或许就有五部电影要上映。

明年再加个黄埔三期,后年黄埔四期……

要是李瑕不吃独食,每次拍电影大家排排坐,分点投资份额,他们巴不得李瑕的电影卖的越多越好。

谁不喜欢百分百挣钱的项目。

关键是这家伙向来只吃独食,这些年除了中影和华影两家。

也就他拍《生死轮回》的时候,金额太大,才让万达分了一杯羹。

根本不给其他公司投资分成的机会,只能眼睁睁看着李瑕挣钱,眼睛都红了。

关键是中影掌握着全国最多的院线,华影是全国最大发行商。

背靠这两座大山,再加上李瑕国内第一商业大导的制作能力。

从制作到发行再到放映,全是国内最顶级的资源,他们还真拿李瑕一点办法没有。

当年张唯平手握张一某一人就能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