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于少保(下)(1 / 2)

于谦说:“以前派指挥季锋、岳谦前往讲和,而也先跟着入寇,接着派通政王复、少卿赵荣,见不到上皇就回来了,显然,不能依靠和谈。

况者我和他的仇不共戴天,从道理上来说也绝不可以讲和,万一和了他要满足无穷无尽的要求,答应则给我们造成很大的困难,不答应又会发生变乱,这形势也不能讲和。

许贵是武臣,而这样恐惧畏缩,怎能敌忾同仇,按法律该处死。”

发出文书严厉谴责他,从此边境的将领人人都主张坚守作战,没有敢说讲和。

当初,也先诸多要挟,都是由喜宁策划的,英宗策划镇守大同的将领抓了喜宁,把他杀了,又授计给王伟让他诱杀了奸细小田儿。

而且利用间谍实行离间,请求特别释放了忠勇伯把台家,答应封给爵位,让他从中想办法。

也先开始有放回上皇的意思,派使者来联系,京师的戒备才稍稍放松了一点,于谦上言:

“南京重地,需要有人加以安抚稳定,中原有很多流民,假如遇上荒年,互相呼应聚集成群,这是很值得担心的。

请敕令内外守备和各处巡抚用心整顿,防患于未然,召回派往内地召募发兵的文武官员让他们镇守中宫。”

到了八月,英宗被留在北方已经一年,也先见明朝没有什么事端,更想讲和,使者接连前来,提出把上皇送回。

大臣王直等商议派使者前往迎接,明代宗不高兴地说:

“朕本来不想登大位,当时是被推上来的。”

于谦从容地说:

“帝位已经定了,不会再有更改,只是从情理上应该赶快把他接回来罢了,万一他真有什么阴谋,我就有话说了。”

明代宗看看他便改变了面色说:

“听你的、听你的。”

先后派遣了李实、杨善前往,终于把上皇接了回来,这是于谦的功劳。

太上皇已经回来,瓦剌请求朝贡,先前贡使不过百人,正统十三年增加到三千余人,对给予的赏赐不满足便入侵。

此次瓦剌又派三千人来朝,于谦请求列兵居庸关以备不测,在京师隆重陈兵,设宴招待。

因此说到和议很难依靠,逐条进上安定边境的三个策略,请求敕令大同、宣府、永平、山海、辽东各路总兵官增修墙准备防御。

京兵分别隶属于五军营、神机营、三千营,虽然各设有总兵,但不相统一,请求选择精锐十五万人,分为十营团操,从此开始了团营的制度。

瓦剌入贡,常常携带以前掳去的人口来,于谦一定奏请酬劳使者,前后赎回了几百人。

当初永乐年中,投降过来的人被安置在京畿附近的很多,也先入侵时,很多成了内应。

于谦想分散遣送他们,因为西南有战事,每次出征,都挑选他们精锐的骑手,从厚资助他们前往西南战场,然后再遣送他们的妻子,内患得以平定。

杨洪以独石入卫,八个城都给了敌人,于谦使都督孙安率轻骑兵出龙门关占据了它,招募百姓屯田,边战边守,八个城得以收复。

贵州苗未平定,何文渊建议撤去布使、按察两司,专设都指挥使司,用大将镇守,于谦说:

“不设两个司,是放弃了这地方。”

建议遂作罢,于谦认为上皇虽然回来了,但国耻未洗雪,正值也先和脱脱不花结怨,请求趁机派大军,自己前往征讨他,以报复从前的仇恨,清除边患,明代宗不准。

于谦主持兵部工作时,也先的势力正在扩张,而福建邓茂七、浙江叶宗留、广东黄萧养各自拥有部众和自封的封号,湖广、贵州、广西、瑶、侗、苗、僚到处蜂起作乱,前后的军队征集调遣,都是于谦独自安排。

当战事匆忙急迫,瞬息万变的时候,于谦眼睛看着手指数着,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