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关中风云(1 / 2)

第四个重要决策,就是李儒对战曹操的一次“谋划”,董卓要迁都长安,当时情况十分危急,各方诸侯都在后面追杀,董卓也心急如焚。

这时候,李儒向董卓提议,咱们不能只这样跑,也要在路上设下伏兵,作出反击,这样才能为西迁长安安全保障。

于是董卓听从了李儒的建议,在荥阳外设下伏兵,没过多久,曹操就“中招”了。

徐荣趁着曹操出其不意,杀得他丢盔卸甲,最终失败而归,若没有李儒的谋划,董卓还不一定能活到什么时候。

此外还有很多细节,也体现了李儒的智慧,例如在新《三国演义》中有个桥段,就将李儒的敏锐与聪慧展现得非常极致。

董卓以让貂蝉做贵妃为由,将貂蝉抬到自己的居所,第二天吕布知道了这件事,怒火和悲伤交织,情绪失控,正好被李儒撞见。

李儒最初不知晓吕布和貂蝉的这层关系,看到吕布那么激动,就问发生了什么事,吕布说:

“在下与貂蝉,早已定情!”

这时候,李儒的表情就已经变得略显沉重,李儒试图劝说吕布:

“将军你如今身居高位,天下要什么样的女人没有,何必执着貂蝉一个?”

吕布并没有被劝到,反而更加悲愤:

“她是我的命根子!”

李儒听后,表情更加沉重,试探性地问吕布:

“奉先,我且问你,若你得不到貂蝉,你当如何?”

吕布放言:

“我绝不罢休!”

简短的一次谈话,让李儒深切地感受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于是他紧接着去向董卓进言,让董卓不要因小失大,不要因为一个女人而丧失一名猛将,并提议董卓:将貂蝉赏赐给吕布。

董卓对于李儒的建议,一向是听从且采纳的,听到李儒之言,董卓也放下了那颗“色心”,决定照他说的做。

但是,他在做之前,还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去问了貂蝉的意见,他问貂蝉,愿不愿意跟随吕布,一生恩爱相随?

可是貂蝉的到来,就是为了使美人计和离间计,貂蝉一番梨花带雨,哭诉董卓嫌弃她不要她,把她当成一个物件随便赏给别人。

这下好了,董卓本来心里就不舍得,一听美人哭,就更不想将貂蝉送给吕布了,这件事,也为后来吕布杀死董卓埋下最直接的种子。

对于冉闵的种种表现,在白无尘的盘点视频中,李儒已经看得一清二楚,也知道他不是一个明主,但眼下没有更好的选择,只能暂时托庇于冉闵帐下。

冉闵性格多疑反复无常,“狼性”十足而理性不足,刚愎自负,拒纳忠言,行事暴烈,性情残狠,对进言不合己意的大臣,杀戮太过操切。

李儒侍奉冉闵,比侍奉董卓更加战战兢兢,毕竟冉闵是个一言不合就会动刀子的人,能用拳头绝不会用嘴说话。

在李儒的策划之下,郭汜、樊稠、张济等董卓帐下的老班底,本来就有一些矛盾,只是在冉闵的压力下暂时联合,很快就被李儒分而化之。

在李儒的挑拨下,郭汜与樊稠反目,待樊稠被郭汜杀死后,冉闵出兵击败郭汜,收编了他和樊稠的人马。

眼看大势已去,张济等人只能向冉闵投降,冉闵的势力一下子激增,成了一方大诸侯,强求汉献帝封自己为大将军,彻底凌驾于三公之上。

贾诩先投段煨,被段煨猜忌之后,又投靠了张济和张绣叔侄,眼看张济和张绣投靠冉闵,贾诩提前离开了关中,一路来到了关东。

冀州安定下来之后,天下有志之士都看到了公孙越的实力,再加上公孙越发布的求贤令,一时间四方云动,纷纷涌向了北平城。

而第一个做出响应的则是河内郡司马家,司马朗带着几个幼弟,辗转来到了北平城,直接到招贤馆去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