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巡视州郡(十)(1 / 2)

田豫只带百人就敢深入骨进营寨,虽然乌桓已经衰落成为附庸,但这仍然是非常大胆的行动,非常人能为。

幽州边地,不仅有外族威胁,内部也免不了出现贼人叛乱,有个叫做高艾的山贼,就发展到数千人规模,在幽州、冀州一代劫掠百姓,影响非常恶劣。

这时鲜卑首领素利又出现了,因为田豫曾经救过他,所以这次素利出马帮助田豫剿匪。

这倒很有意思,鲜卑部落大战幽州山贼,曹魏的官军倒站在远处看热闹,素利最终获胜,将匪首高艾斩杀,其首级被传至京城洛阳。

这个功劳还是要归于田豫的,因为此战没有耗费曹魏一兵一卒,其原因当然是田豫对素利的拉拢,因此田豫被加封长乐亭侯。

要说素利能归降曹魏,既有与轲比能争斗落败原因,也有田豫从中挑拨加剧鲜卑各部矛盾的因素,究竟哪个是主因我们不好判断,但田豫与素利,真的只是互相利用的关系吗?

患难见真情,不论如何,田豫能冒险突入鲜卑腹地救援素利,是信守承诺的表现。

而素利帮田豫征剿山贼,在历史上也少有类似记载,笔者认为其出发点正是为报恩。

幽并、雍凉等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在中原王朝边境空虚时趁机叛变劫掠的记载比比皆是。

素利没有趁人之危,反而帮助田豫,这时三国时期尔虞我诈司空见惯之下,难得的信义,而且更为难得的是双方“非我族类”。

田豫非常清廉,每当皇帝有赏赐,都会全部拿出来分给手下将士。

因为职务关系,经常有胡人来拜访,也会收到很多钱物,田豫都会全部交公,自己绝不贪污。

所以,田豫家里总是很清贫,田豫能够如此厚待将士,想必这也是他能够在战场上无往不利的重要原因。

胡人会送礼给田豫,其中自然少不了老朋友素利,根据《魏略》记载,素利多次亲自拜访田豫,每次都会赠送很多牛马,而田豫都按照惯例上交官府。

既然是老相识,素利当然知道田豫家里贫穷,不过他觉得田豫不肯收牲畜,是因为目标太显眼,不方便收。

于是素利怀揣着三十斤黄金,又去找田豫,说道:“请您让左右先退下,我有点事想单独和您说。”

田豫对素利很信任,于是屏退左右,素利当即下跪,从怀中拿出黄金,说道:

“我见您家里实在太贫穷,所以才屡次送您牛马,可是您都送到官府充公,这回我偷偷地给您献上一点黄金,希望能对您的家庭有所帮助。”

田豫深受感动,张开自己的袖子揣在怀里,深表感谢,然后,仍然送官府充公去了。

魏文帝曹丕知道这件事,对田豫清廉为官、受金而不私藏的行为称赞不已,特别赏赐给田豫五百匹绢。

因为是皇帝以自己家贫为由特别赏赐,所以这回田豫终于没有再分给部下。

不过他也没有都留给自己,而是分出一半,等到素利下次来访,把一半的绢赠给素利。

这则田豫的小故事,除了体现田豫清正廉洁这种表层思想外,正契合了笔者认为的,田豫与素利是存在真正友谊的。

首先,田豫的清廉不是一朝一夕,熟悉他的人应该早有耳闻,就算之前不知晓,通过田豫收礼充公的行为也能知道。

何况田豫跟素利不仅多次见面,还共同作战过,素利对田豫的为人很清楚,田豫是真的清廉,而非虚伪作秀。

其次,三十斤黄金,单纯拿给田豫做贿赂明显超出正常范围,虽然田豫能力强名气大,但他只是个护乌桓校尉,幽州真正的主事者是刺史。

作为受轲比能欺压而归附曹魏的素利来说,三十斤黄金可不是小数目,拿来贿赂跟自己关系已经很好的田豫既不必要,也不值得。

最后,素利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