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并州风云(二十)(1 / 2)

曾国藩说的这些,他自己就能一丝不苟地带头去做,而且做得非常好。

比如第二个儿子曾纪泽喜欢西方社会学,曾纪鸿喜欢数学和物理学,曾国藩虽然一窍不通,也能尽自己所能去了解,去努力学一点,这样的父亲,才不愧是一个真正"勤以持家"的父亲。

在曾国藩的影响下,曾纪泽总是会亲自教孩子们学英语、数学、音乐,还教他们练书法、写诗文、讲解经史典章,不论再忙,每日总要抽出时间来陪孩子、陪家人,这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所以,曾国藩子孙、曾孙,甚至玄孙里,有很多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曾国藩"曾剃头"的外号不是因为他杀太平军而获得的外号,而是因为他在长沙开审案局,杀了太多的所谓湖南"土匪"而得到的外号。

杀错的人有没有呢?有,当时长沙的知府叫苍景恬,他写了一份回忆录,里面就记载曾国藩的审案局,就因一个案子,就错杀了至少4个人,那是一个,但是曾国藩把好人杀了,把坏人放了。

人格修炼对曾国藩的事业有帮助,首先是诚,为人表里一致,一切都可以公之于世。

第二个是敬,敬畏,内心不存邪念,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

第三个就是静,心、气、神、体都要处于安宁放松的状态。

第四个字是谨,不说大话、假话、空话,实实在在,有一是一,有二是二。

第五个字是恒,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最高境界是"慎独",举头三尺有神明。

他每天记日记,对每天言行进行检查、反思,一直贯穿到他的后半生,不断给自己提出更多要求:

要勤俭、要谦对、要仁恕、要诚信,知命、惜福等,力图将自己打造成当时的圣贤。

许多人都认为人格修炼是空虚的东西,认为修身是虚无缥缈的东西,甚至还是迂腐的,但曾国藩一生的事业,修身才是他事业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曾国藩认为:

"养生之法约有五事:一曰眠食有恒,二曰惩忿,三曰节欲,四曰每夜临睡前洗脚,五曰每日两饭后各行三千步。"

养生之道,"视"、"息"、"眠"、"食"四字最为要紧,养病须知调卫之道。

而曾国藩早年的养生之道主要有十三条:

一、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片刻,来复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都是徇外为人。)

五、读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六、谨言(刻刻留心。)

七、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八、保身(节欲、节劳、节饮食。)

九、写日记(须端楷,凡日间身过、心过、口过,皆一一记出,终身不间断。)

十、日知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十一、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

十二、作字(早饭后作字,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

十三、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一天,天气晴朗,年幼的曾国藩从学校回到了家里,刚放下书包,其父就焦急地说:

"我明明煮了五个鸡蛋,怎么只有四个?"

于是就把曾国藩叫来,对他说:

"煮熟的鸡蛋是分给你们吃的,现在少了一个,不知是哪个偷吃了,快帮你母亲查一查。"

曾国藩思索了一下,答到:

"这个很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