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七国争雄(七)(1 / 4)

过了没几日,孙坚的灵柩护送到了平舆城,孙策带着程普、黄盖、韩当三人,身着孝衣前去向袁术复命。

“主公,家父在荆州城下误中流矢,策想护送家父灵柩返回江东安葬,还请主公允许!”

“伯符,文台兄一世英雄,如今不幸战死沙场,落叶归根理所应当,本将军会派人护送令尊灵柩前往江东安葬。

眼下北方局势风云变幻,我手下可用之人不多,程普、黄盖、韩当几位将军暂且留下,准备对北方的战事。

乱世当一切从简,安葬完令尊之后,还望伯符能继续为本将军效力,如何?”

在见袁术之前,孙策就和程普、黄盖等人商议过,如今袁术果然要留下程普等人,孙策假意争取之后,只得应下。

“主公,我大汉以孝治天下,策不敢违背古制,待三年之期满后,定会前来为主公效命!”

“唉!伯符乃是极孝之人,本将军也不好强求,只望你能早去早回,莫要忘了今日之言!”

“谢主公!”

又恭恭敬敬行了一礼之后,孙策、程普、黄盖等人退出了大殿,回到城外停靠孙坚灵柩的军营。

“几位叔父,接下来的几年时间,你们一定要保重,守孝满三年之后,侄儿定然前来,到时候还望几位叔父能助我一臂之力!”

“少主,这三年时间你一定要用好,广交天下有志之士,为以后的打算做准备。

如今天下形势纷乱,我等也无法看出未来走向,伯符趁这段时间需寻访智谋之士,为将来做好规划。

至于我们几人,少主但可放心,保命应该问题不大,等少主归来之日,但有所命,我等定然遵从!”

“少主放心,我等不敢忘主公的恩情!”

得到程普等人的承诺之后,孙策于第二日,护送着孙坚灵柩离开平舆,渡过汉水来到丹阳郡。

孙坚出生吴郡豪族,不过发迹却在豫州,而且这些年未回江东,在江东并无多少根基。

好在孙策舅舅吴景投靠袁术之后,被举荐为丹阳太守,吴国太与孙权等幼子寄居在丹阳,托庇于吴景。

“母亲,孩儿不孝!没能保护好父亲......”

船只刚刚靠岸,孙策便快步跑到吴国太面前,伏地悲痛大哭,周围之人无不落泪。

吴国太倒也是个坚强的女人,擦掉眼泪之后,将孙策扶了起来。

听完公孙瓒的分析之后,帐中文武开始窃窃私语,刚才慌乱之下第一反应就是撤退,现在冷静下来后,也觉得这不失于上策。

“主公,您说的这一点能否实现,前提是我大军能在公孙越大军到达前攻下渔阳县城,否则一旦陷入前后夹击的困境,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仍有一万骑兵虎视眈眈,我军虽有一万五千骑兵,但想挡住的可能性仍然不大,至少还要调五千步卒配合。

如此一来攻城士卒即使全军压上,也只有两万余人,此时守军士气昂扬,虽缺少箭矢与守城器械,但想要在短时间攻下渔阳县城,机会实在渺茫。

所以末将主张立即撤退,至于伏兵一事,只要小心戒备,多派斥候探路即可,想要埋伏我军又岂会那么容易!”

眼看军帐之中众文武不说话,刚过弱冠之年的田豫站了出来,虽然年纪尚轻,但已经见识不凡。

只可惜青州黄巾军败得太快,在黑山军到来之前就被杀得七零八落,杨再兴率领的黑山军,正好与回师的公孙瓒大军迎面碰上。

杨再兴上个世界就是绿林好汉,来到三国演义这个世界,又正好落在黑山军中,凭武艺折服黑山军首领张燕,做了黑山军的首领。

杨再兴跟在岳飞身边多年,十分本事也学到了几分,来到这个世界后虽然被历史之眼抹去前世记忆,但本事却没有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