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结伴(1 / 2)

北欧的酒馆似乎永远都是一个样子的,厚重的橡木打造的吧台,易于生长的白杨树则是用于铸造房屋的主体。

当初在绝境长城处的界门还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同,但是深入到了北欧的腹地之后,海德拉这才理解了为什么北欧贵族宁愿花三倍的价钱去购买斯巴达的稻米……北欧的农作物,实在是太劣质了。

同样的重量下,北欧的农作物个头更小,而且更重要的是十分硌牙,想要正常的吃进肚子里就要加大量的水去蒸煮。但是稻米这种东西,想来是不能去用猛火去煮的。这也就导致了北欧本土产的稻米要么生夹熟,要么烂成一滩糊糊……就算是酿出的酒水,味道也是十分一般。与斯巴达麦酒中那浓厚的麦香成完整的反比。

一直吃,吃习惯了还好,但是再吃惯了这种东西的情况下诈一下品尝到斯巴达的农作物,也难怪他们的反应会这么大。

稍微品尝了一下味道,海德拉便没有再继续品尝下去。而是静静地坐在吧台上等待着看看有没有那个人愿意成为自己的向导,带领自己前往矮人国度。

等待的过程中是漫长的,因为矮人国度似乎并不是那么的好找,有经验的向导,或者说猎魔人也很少会出现在酒馆里。而在等待的过程中,海德拉惊讶的发现,这里的烤肠味道十分不错。得益于寒冷的气候,北欧在类似于香肠这种便于携带的食物上有着不错的造诣。寒冷的气候令所有在北欧生存的生物都要拥有一个稳定而大额的能量补充来源。这也就导致了北欧的生物往往都生有厚厚的皮毛以及油脂。

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将清洗干净的动物的肉制成香肠,里面的油脂在烤制的过程中便会自动化开。只需要撒上一点点盐或黑胡椒进行调味,一口咬下去,伴随着酥脆的表皮,里面滚烫的油脂便会“嗤”的一下从缝隙中涌出,那汹涌的肉香令海德拉就像是发现了新大陆——食草龙的肉紧致而天然的带有香料,但那更贴近于“细腻”的口感。每一次咀嚼,都有不同的味道。而北欧的香肠,更接近于“粗糙”的口感。不需要仔细品尝,只要用牙一咬,油脂便伴随着香气占据了整个口腔。

或许可以尝试引进一下……

海德拉一边吃着,一边如此想着。在长途行军的过程中,食物是必不可少的。哪怕这是一块肉或是油脂,对于士气的提升都是巨大的。拿二战来举例子,美国士兵几乎餐餐都会品尝到被他们评价为“就像是未经运动的肉糜”的午餐肉罐头。餐餐有肉,但是却在那里一直嫌弃……这也是为什么它们被称之为少爷兵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比之下,中国的军队在二战时期不说一天一顿,就算是一周一顿,对于士气与战斗力的提升也是巨大的。

虽然只是简单的将猪油,淀粉之类的混合物用马口铁(镀锡薄板)封存,但是在那个时代,被现代人所唾弃,所排斥,被认作是不健康致癌食品的肉罐头,在当年,却是顶尖食品工业的象征……

不朽性最可贵的一点便是可以令生命摆脱对于外在能量的依赖,即便是不去进食,依靠着不朽性,身躯也依旧能够永远的处于巅峰状态。就拿斯卡哈来举例子,虽然是主神境界,但是因为没有不朽神性的缘故,她必须定时的进食,以保证自己的战斗力。而对于海德拉而言……食物只是一种消遣罢了。

而以现在斯巴达的工业技术,想要直接制造出马口铁那根本就是天方夜谭。那样的话……就只能用笨办法了。

如果海德拉没有记错的话,罐头的出现是十八世纪法国将军拿破仑因为为长期行军,新鲜的食物补给跟不上的原因而诞生的。当时的拿破仑拿出了一万两千法郎悬赏一个能够保存食物新鲜度的方法。在没有马口铁的那个时代,最简易的罐头便是将食物放入厚玻璃瓶,高温加热后立刻用木塞塞进,然后用蜡密封。

比起马口铁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