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乾坤宫(2 / 2)

以海对此自然是支持的,让大臣们议论,推尊为鲁肃帝,并追谥体天隆运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元皇帝。

上庙号世祖。

世祖元皇帝,这个庙号谥号都很有深意,庙号世祖,这祖字可不是一般能用的,祖有宗而宗有德,而且按一般宗祧之法,太庙里供奉的皇帝神位是有数量的,有的供五代有的供七代,如果有皇帝去世,神像供入,就要移走一个,而祖是万世不祧的,就是庙号为祖的不用移,可以享受万世供拜,其它的宗就得按顺序迁走关系最疏远的一个。

当然,世祖或世宗还有一个意思,暗喻世系传承转移,支系入继大统。

大明的皇帝由太祖传给嫡长子朱标这支,朱标早逝,传给朱标嫡长,后来太祖嫡四子朱棣武力夺位,之后传承二百余年至今。

而现在朱以海却是太祖第十子朱檀之后。

世祖和世宗都有支系入继大统之意,但大臣们却议用世祖,明显也是想拔高一些,如今的朱以海入继大统,已经跟嘉靖那时不一样了,现在的大明可以说是要再造中兴的。

如果成功了,那将来朱以海就会跟东汉世祖光武帝刘秀一样,等于再造了一个王朝。

追朱以海的父亲鲁肃王为世祖,当然也是合适的。

大臣们对这些十分看重,之前给朱以海父亲的追谥,那么一长串的字,每一个字他们都要争许久。

不过朱以海并不愿意花费太多时间在这些东西上。

见多数大臣都赞成世祖元皇帝,他便也就直接同意了。

假如他成功了,大明将浴火重生,祖也好宗也好,都无可争议,如果他失败了,那他父亲追尊的帝号自然也会被取消。

在皇帝转了一圈后,朱以海最后还是又离开了。

皇宫里冷冷清清,既缺少许多器物,也没几个宫人宦官,朱以海也没带家眷随军,所以干脆还是出宫。

他把自己的御营从钟山孝陵搬到了正阳门外,这里地方宽敞,更方便驻军扎营,训练演武等等。

“报!”

“鞑子江南经略严我公在聚宝门上挂出了许多颗首级······”

“禀报陛下,已经查明,那些首级都曾是朝廷勋贵,有魏国公徐允爵、灵璧侯汤国祚、忻城伯赵之龙等二公七侯九伯······”

听到这个消息,朱以海沉默了一会。

“这些人迷途知返,可惜为鞑子所害,把这些都一起记到鞑子头上,将来一起清算!”

说完,挥了挥手,结束了议事,也不再讨论这事,更没有给这些曾经打开南京迎降鞑子如今又试图反正的投降者们什么平反、追赠之类的。

死了,也就一笔勾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