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太子妃(2 / 3)

尚书,杨守随杨守隅皆进士,杨守随官至工部尚书,守隅官至广西布政使。儿子杨茂仁杨茂元皆进士出身,官至巡抚、侍郎。

张煌言妻舅家表弟杨文瓒与董志宁、董德钦、杨文琦、屠献辰还并称宁波五君子,名气远在宁波六狂生之上。

杨文瓒崇祯十二年的进士,弘光年授贵州道御史,后回浙江联络举义,也是元勋功臣。

张景徽几岁起,祖母张氏、母亲董氏还有父亲张煌言教导,所以早就是个小才女。

晚明以来,江南文士结社之风盛行,江南的闺秀诗人也纷纷建立诗社,其中最有名的当属绍兴江阴的祁氏家族社会,祁彪佳和其妻商景兰两家,都是名门士族,祁家的澹生堂更是江南三大藏书楼之一,祁家诗会有二商四女两儿媳为主,商景兰姐妹加商景兰的三个女儿和她妹妹的女儿,加上张德惠、朱德蓉两儿媳,此外还有她们的侄女等,祁彪佳在朝为官,妻子商景兰在家操持家务,主持家族诗会,带领子媳女儿等游园吟诗作赋,互相唱和,以诗为魂,甚至也会做些慈善,是江南士族女子的代表。

宁波的杨家、张家、董家、还有赵氏等联络有亲,地方望族,女卷也一样跟家族男子一样结成女子诗社,都是一群才女。在这种风气下,张景徽小小年纪,也已经成为才女。

她不仅能写诗做赋,甚至书画亦是一绝,而且跟阮丽珍阮丽华姐妹一样,还擅长编戏剧和小说,她以潇湘居士为笔名,在诸多大报上连载自己的剧本、小说,名气挺大。

尤其难得的是她的作品并不是那种伤春悲秋的小女儿家作品,而是关注到国难时天下动荡的社会,尤其是底层百姓,特别是写出那种救国抗争的不屈,很有力量。

连朱以海都挺喜欢看她的书,还给了很高评价,认为张景徽的诗、小说、剧本,有几分阮大铖的笔力,也很有深度,虽然技巧上还略低于阮氏姐妹,但未来成就可能更高。

当然朱以海能挑中张景徽的,除了她是忠贞大臣之女,也是名门之后外,除了她有才,更难得的是这位打小也还学骑射,是张煌言亲自教的骑马射箭,她甚至还会放鸟铳,并不是柔软水乡小女子,身体很强健,这是朱以海很看中的一点。

祁彪佳家也有年龄合适的女儿、侄女等,她们也是江南才女,但却缠脚,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更别说骑马射箭了。

“太子弘甲年龄比爱卿之女大三个月,我觉得这两孩子倒挺合适的,朕想向爱卿为太子提亲令嫒,不知道爱卿可肯成全好事?”

这个提议张煌言有些意外。

他想了想,“陛下能看中小女,那是臣和小女荣幸,只要陛下和太子不嫌弃,臣自然愿意。”

“你不先回去问问潇洒居士的意见么?”朱以海笑着道。

潇洒居士便是张景徽这事,知道的人不多,毕竟名门闺秀又还年轻。

“儿女婚姻,向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张煌言道。

“苍水你这想法有些保守了,朕倒觉得,婚姻之事,事关一辈子,所以还是得谨慎一些,有条件的话,最好是让年轻人见个面,接触一下,若是有那种天生不对付的,也免的铸成大错。”

“潇洒居士是个才女,更是个有思想的才女,朕怕她瞧不上弘甲,这事不能勉强,所以苍水你可以安排一下,朕可以带太子去府上做客,到时找个机会让他们见个面,若是令嫒不嫌,这事才算成,便正式订亲,如何?”

皇帝的这话让张煌言倒有些意外,他觉得这儿女婚事都是父母安排,哪有自己做主的,但见皇帝这意思,也没拒绝,心里以为可能是皇帝还想让太子亲自见过决定。

“臣都听陛下安排!”张煌言很恭敬道。

朱以海笑着对钱肃乐和董志宁二人道,“到时张董钱赵杨几家都一起邀请到苍水府上,朕带太子微服拜访,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