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趁火打劫(2 / 5)

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195 字 2022-08-06

过近卫的军官。

他们特意把天子赐的军官剑别在腰间,一个个挺胸抬头,跟一只斗志昂扬的大公鸡似的。

当皇帝拍着他们的肩膀,说出他们的名字时,一些少壮军官们甚至激动的哽咽,想不到他们做为七八品的低级军官,皇帝都还能记的他们名字。

朱以海询问他们在新部队的情况,也了解了一波最底层的真实情况,军官们都挺满意现状,军饷不错,也不会有乱扣减,更不会拖欠,另外他们现在驻防在这边,也还分老婆分地。

“分了多少地?”

“回陛下,臣仅是九品,所以分了五十亩地,就在延庆,臣的妻子也已经办理随军。”

“嗯,有什么困难吗?”

“回陛下,没有,臣现在家里挺好,新年陛下发了一笔年赏,年后太子大婚,殿下又给我们发了一次赏,臣便用这赏,还有积蓄,买了几个建奴做农奴,帮着耕种陛下所赏赐的五十亩地。”

朱以海问了他买的奴隶价格,都是辽东等地抓获的战俘,他买的那几个是苏尼特人抓的科尔沁蒙古人和满州八旗余丁。

苏尼特本也是漠南蒙古人,甚至还曾是察哈尔的,但他们的首领腾机思虽做了大清的女婿,娶了宗室郡主,可因为跟多尔衮的恩怨,最终却反了大清,带着部落人马跑去漠北投喀尔喀,还早早向大明上表归附。

因为这,所以在朱以海重返北京后,这腾机思自然也就受到特别对待,朱以海便把宣化北面牧场,划封给苏尼特,分其为左右两翼八部,置两都护府八都督府。

其实这块地大致就是历史上察哈尔在辽西叛乱兵败后,被清廷迁到张家口外所设的察哈尔八旗之地,东至克什克腾界,西至归化城土默特界,南至太仆寺牧厂和山西边界,北至四子部落界。

本来历史上苏尼特反清失败后被再次征服,是安置在更北面的。

现在紧邻张北坝上草原一带,这可是个极好的位置,因为紧邻大明直接控制区,方便贸易往来,极有利发展。

近水楼台先得月嘛。

苏尼特腾机思兄弟俩得了这封赏,一人一个都护,他们的儿子各以四人为都督,一部变成两都护八都督府,他们也就顾不得那些,痛快的接受了。反正就算一分二,二分八,但肉烂了不还在锅里吗,不还都是他们家的,反正本来也是早晚要分家。

苏尼特腾机思兄弟率部南迁后,按皇帝旨意,划界分牧场,同时也很卖力的主动去进攻那些还没归附大明的蒙古部落,这既是投名状表忠心,同时也是趁火打劫,狐假虎威。

抢来的牛羊牲畜人口,都拉到张家口一带来交易,换取大明的丝绸茶叶盐酒烟丝,甚至是火铳火药这些。

因为抢到了不少的人口,所以他们卖的还比较便宜。

许多如今调驻到宣化大同一带的大明将士,都是趁机买下这些女真、蒙古奴隶。

也不怕这些人不听话,戴着链锁耕地放牧,敢不卖力工是企图逃走,那绝不客气。想逃也难,各地关隘道路上,这些烙着奴印的奴隶,都属于大明百姓的私产,律比牲畜,所有大明的将士、官吏、百姓,都有义务将他们擒拿或告发。擒拿后也不得私占,得交还原主,原主须按奴隶价值付给擒回者一定报酬。

崇祯末,宣府大同一带早就糜烂,建虏入关后更是大肆跑马圈地,逼迫地主投充为奴,之后北逃,更是把能带走的东西,能抓走的人都带走了,导致京畿千里无人烟,宣府大同更是成荒地。

御营等将士是第一批回来的,皇帝和朝廷也把驻地附近的许多熟田好地,优先分赏给他们。

有地自然就缺劳力,现在许多地方缺人,朝廷给穷苦百姓分田授地,或是低价售地,甚至可以分期付,又或直接把一些地少人多的省的穷人百姓,迁移到台湾甚至是西南等边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