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错综复杂(2 / 3)

过河卒 莫问江湖 3302 字 5个月前

室这才轻易改信。

至于纳瓦特尔的主神,同样不是库库尔坎,而是威济洛波特利,不过纳瓦特尔的众神中也存在一位羽蛇神克查尔科阿特尔,是一个拥有人性的神灵。经过西道门的认真「考证」,认为羽蛇神克查尔科阿特尔就是库库尔坎,而威济洛波特利已经陨落,所以纳瓦特尔的人也大多改信了库库尔坎。

这其实是西道门与库库尔坎达成的交易,西道门为库库尔坎扩充信仰,以库库尔坎为首的古神们则要为西道门分担压力,负责迎战圣廷的使徒。不过西道门也并非毫无保留,皇室上层大多接受库库尔坎的庇护,可下层军队,西道门则大力推行中原化,奉道之人不在少数。

在西道门三巨头中,宫甫一派与纳瓦特尔的关系最为密切,在军队中影响力极大;澹台震霄一派与诺赫佩腾的祭司们关系密切,与其背后的古神势力交好;皇甫家族则与塔万廷皇室来往密切,皇甫昭就是太子的老师,塔万廷皇室一边改信了库库尔坎,又一边接受道门的理念,相信世间存在看不见的「道」,并学习儒门的经典文章。这就是塔万廷的复杂形势,远比道门的三大道统更为复杂,最起码三大道统在信仰上没有分歧,大家都认可太上道祖和玄圣,只是权力上存在分歧。或者说,祖宗是谁,没有任何疑问,法统传承,也没有任何疑问,只是在谁做大掌教的问题上比较有分歧。

反观塔万廷这边,祖宗就不是一个祖宗,法统传承也全靠西道门强行缝合,根本就是一笔乱账。倒不如全部推倒重来,干脆全都改信道门,反而干净。

这也是李家三代人的主张,由西道门取代库库尔坎等古神,西道门再回归道门,将塔万廷纳入到道门体系之下,就如苇原国、大虞国一样。甚至考虑到塔万廷的体量和地理位置,可以不进入大玄朝廷的朝贡体系。….

只是如此一来,道门就会失去道德大义的名分,未行圣廷之事,却有圣廷之实,只是吃相比圣廷更好看。所以道门内部也有很多人反对,认为只应合作,要和谐发展,而不应行征服之举,为日后埋下祸患。

这一派的理由也很现实,关键就是塔万廷太远,隔着万里重洋,治理难度直线上升,就算归顺了道门,道门鼎盛时不会如何,可一旦道门衰落,他们是不能共患难的,山高皇帝远,必然会脱离道门体系,自立门户,反而会成为婆罗洲和凤麟洲的榜样,起一个坏头,这就是祸患。

关于这一点,两派人多次交锋。

李家为首的派系认为,中原的广大疆域也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祖先们一点点拓展而来,我们不过是重复祖先们的事业罢了,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如果我们能拿下南大陆,那么再过二百年,道门也能如日中天。二百年的时间,足够建立归属感和认同感了,我们不是只会杀人的圣廷蛮夷,教化之,引导之,内圣而外王。

反对的派系认为,疆域大小与治理能力、交通水平息息相关,存在上限。

一朝之初,吏治清明,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只因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渐渐好转了,也就渐渐怠惰了,少数变为多数,继而怠惰成风,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难以补救。又为功业欲所驱使,党同伐异,到人才渐见竭蹶、艰于应付的时候,形势便复杂起来了。

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如果只是一味做大饼,而忽视了内部的问题,更大的大饼只会加速腐化和堕落,当年的金帐汗国又如何?最终还不是分崩离析?这就是前车之鉴。二百年的道门,在清明奋进之初,尚且无法完全、彻底同化从大齐时代就开始向中原学习的凤麟洲,又如何敢说二百年后的道门如何?

最终谁也说服不了谁,又因为大敌在侧,圣廷内讧的前车之鉴不远,不好自家先行

内斗,所以这个问题就被搁置。道门内部的共识是,等到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