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一章 把疏奏带回去吧(2 / 2)

让臣工畅所欲言以来,这是唯一一份符合要求且言之有物的奏疏。”

“朝廷取士养士是为治国理政。尔等寒窗苦读,一朝登堂入室,也是怀着报国之心,可我就不明白了,近三个月时间,针对市易法的臧否除了那干巴巴的口号,居然只有一份疏奏可用!”

“可能诸位臣工会认为,大家熟读经典,于千万人中高中,就该着坐享其成,这是苦读后该得的。我倒要问问,朝廷为尔等发放俸禄可是为补偿尔等苦读?那朝廷又为了什么?”

“王相公多地转任,见国朝之弊端,苦思冥想而出市之法,乃穷尽己身之力为我大宋中兴。然而,一人计短,总难免有不足之处,是故,王相公才于大朝会时,将市易法公布于众,目的就是能让诸位臣工褒贬,以完全市易之法。”

“可结果呢?为反对而反对,为支持而支持,对国朝弊端视而不见,对王相公所倡之市易之法视而不见。我是不是可以理解,尔等是为朋党!”

戴帽子诈唬人,赵曦会,甚至还相当拿手。

“臣等不敢”

赵曦最后的这顶帽子,就这样砸下去,有没有都敲了一杆子这确实有点过了。

陛阶下所有的臣工,自执宰开始,统统高呼不敢

“不敢?也罢!姑且再继续信了!把疏奏带回去吧,各人把各人的领了。离最后市易法褒贬截止日期还有月余,我不希望再看到浪费纸张耗人精力的废话,希望能看到诸位臣工与朕共襄盛举的诚心!”

连散朝都没喊,赵曦直接起身转向了后殿。

既然是发火,就要把戏演到位,让臣工们真的认为自己是发怒了。

赵曦不是没有具体的方案来解决市易法的弊端,或者说从王安石给他递了市易法的奏折时,他已经有了完整的方案。

包括勤政殿的营造,他都是在为市易法的推动而布局。

但赵曦不想把自己当小吏用,甚至不想把自己当臣工,所以,他就得利用一切可能,来开发臣工们的思想。

养这样多的臣子,还是所谓的精英,若任何事自己都做完全了,那他们还有何用?

况且,若真是那样,或许他可以成就他执政的一朝,往后呢?

今天把薛向的奏折在朝会上诵读,就是在给大家一个参考,或者说一种思路,从而表达自己对奏疏的倾向。

至于王安石,说真的,老王的作用在市易法上已经完成了使命。之所以在大朝会抬高王安石,说是赞扬,更是在堵住王安石的其他路,让他继续在革新的道路上披荆斩棘。

ntent

我成了仁宗之子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