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章 猫腻或根源(2 / 2)

几名穿着工作服的工人,正在清理着光伏板上的尘埃和鸟粪等物。

“安书记,他们都是本地的贫困户,现在被基地聘请成了巡检员,平时负责维持基地秩序,以及清洁光伏面板,提高光能利用效率,基地发放的补助工资,也让他们顺利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康生活。”朱亚东见安江看向了那几名工人,立刻道。

“变废为宝,让利于民,朱镇长,你们崇礼镇了不起啊。”安江微微颔首,赞许道。

朱亚东笑着摇摇头,道:“都是县委和县政府的政策好,我们只是贯彻执行而已。”

“再好的政策,如果没有切实的执行者,都是无法落地的,你们功不可没。”安江笑了笑,然后便走过去,跟那几名工人交谈起来,询问他们每天的工作量有多少,每个月可以拿到多少补助工资,还有就是家里有几口人,几亩地,现在家里人主要做什么之类的问题。

这些人明显都是精心被挑选出来的,给的答案极为漂亮不,而且更是不断感谢着党,感谢着县委县政府、镇党委镇政府和长乐磷矿给的好政策,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

安江微笑着勉励了他们几句,告诉他们以后的政策会越来越好,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只是,安江的眼底深处,却是浓浓的阴霾。

这漫山遍野光伏面板的画面看起来的确很震撼,可是,天气雾蒙蒙的,这样的情况,让人很怀疑这些光伏面板能制造出多少电能。

他用脚趾头去想,都能想得到,这个产业扶贫绝对存在猫腻。

他也相信,这世上不止他一个聪明人,绝对还有许多人也明白这个道理,但哪怕如此,所有人却都心照不宣的对此不置一词,将谎言如击鼓传花般传递下去,可见,要么是牵涉到的人让他们识的闭嘴,要么这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利益链,大批的人被扯了进来,所以才会心甘情愿的为一个谎言买单。

而更令他心中有些不解的是,这是骆平安主导的项目,但朱亚东却是钟天禄的人,以钟天禄和骆平安近乎水火不容的情况来,朱亚东不可能这么卖力的推动此事。

难不成,在这件事情上,骆平安与钟天禄是难得的达成了默契?毕竟,这是一件所有人都不会受损失的事情,要名的可以从中拿到名,要利的可以从中拿到利,唯一受伤的只有国家财政。

甚至,这件事其实就是两人产生矛盾的根源?

倘若如此,那继续调查的话,那么,他岂不是要从裁判员变成两者共同的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