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青州之行(2 / 3)

汉皇刘备 青牛道人 4190 字 2019-11-08

多。刘备听得也是惊讶连连。一些之前深埋心底的疑问也渐渐解开。比如刘恭经常神出鬼没,隔三差五的便不在家。又比如他和刘恪在涿县打完架回来,刘恭知道后,族中却无一丝反应。当时刘备还有些失望呢。毕竟小孩子在外被欺负了,大人出头都是很正常的。何况楼桑刘家人多势众的。原来叔父一直憋着口气在静待时机。至于叔父与张博干些绿林买卖,刘备毫不奇怪。幽州地处边地,民风彪悍,纵然罢了郡国兵,此地游侠儿也是多得惊人。光武帝罢天下郡国兵,相对来说就是绝了一大部份武者的进身之阶。这些人又不甘心待在家里种田,那么打家劫舍实在是太正常了。

而且边郡蛮族常常入侵,边郡子民向来都是拿起武器杀贼,放下武器种田。对刘家和张家半耕半匪,刘备是见怪不怪。黑暗是永远都存在的,这附近大族,哪家不干点见不得人的事?只要不太伤天害理,残害无辜,就算是万幸了。

刘备知道叔父把如此多的隐密说给自己听,心中只怕是极看重自己的。也把自己当作成年一般看待了。心中欣喜的同时,不由又感觉到一丝丝压力。家族啊,自己的父祖先人为了家族的生存,一直在不懈努力,到如今,也是该自己贡献一份力量了。

熹平五年正月二十,年刚过完,朝堂又开始吵架了。事起去岁五官郎中冯光和沛相上计掾陈晃,他俩上奏说“历元不正,故妖民叛寇益州,盗贼相续为害。历当用甲寅为元而用庚申,图纬无以庚申为元者。近秦所用代周之元。太史治治历郎中郭香、刘固意造妄说,乞本庚申元经纬明文,受虚欺重诛。”

这是什么意思呢,大概就是说历法用错了,所以天灾人祸不断,历法都是以甲寅年为元开始的,从来没有听说用庚申为元开始的。治历郎中郭香、刘固说了假话,让他们把经纬图谶拿出来证明,不然就是蒙骗天下,要重诛之。

先秦用《颛顼历》,汉承秦制,也是先用这个。到了汉武帝,觉得这个历法有点不准了。就命司马迁等史官、星官重新制订历法,这就是用了一百八十余年,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太初历》,后来到了东汉章帝,觉得一百多年过去,太初历又渐渐不准了,于是又用《四分历》一直用到如今。冯光、陈晃这俩人一上疏,可算是捅了马蜂窝了。

制度历法的可不光是太史台的星官,还有朝野各路精通天文历法的高手。你这样一指责《四分历》,得罪的人可多了去了。从去年一直吵,吵到今年都没结束。

皇帝也没辙,他也不懂这个啊。两帮人吵来吵去,他也烦,就让懂历法的群臣去司徒府议论,出了最后结果通知他一声就行。

然后就有人无数人出来骂冯光、陈晃了,包括名士蔡邕。因为历法用元,太多了。《颛顼历》用元乙卯;《太初历》用元丁丑;《四分历》用元庚申,所以说历法只能用甲寅年做为开始,其他年都不行这个观点根本就是错的。甲寅年做为开始的历法乃是殷历。当初汉武帝刚开始启用《太初历》的时候,用元丁丑,改十月岁首为正月岁首,采用二十四节气,当时也是满朝堂的争来吵去。于是就用《太初历》来效验,结果实践果然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太初历》无一漏失,于是颁布施行。现在你拿这个庚申元来说事,岂不是说之前的《太初历》也错了?

太史令,议郎,尚书,谏议大夫,一个个的你方唱罢我登场,据理力争。太史台的一帮人,又硬又倔。技术官员向来是没有一个人有好脾气,虽然官低禄少,但你一旦开始怀疑他的专业性,他便恨不得和你拼了老命。太史台的一帮星官就是如此,每次吵架都是脸红脖子粗,他们又不善言辞,有些时候激动得发抖,话都说不出来。

这一吵就是一年多,现在又开始吵,将来还会接着吵下去。不过这一切,与刘备无关。

他和刘恪,马上就要南下青州,去东莱郡拜入师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