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高歌正气(2 / 3)

汉皇刘备 青牛道人 4950 字 2019-11-08

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存,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书罢,刘备掷笔于地,一言不发。左监拿着一看,心中震惊不已。这,这刘备,古往今来罕见的正直之士啊!忙携了卷宗,匆匆往宫中而去。

刘备悲愤之下,写出了一首删节版的《正气歌》。删去了此时不曾发生过的事迹和文天祥的个人经历,其他剩下的都是精华。怪不得左监见了觉得异常震撼。

左监一路入了却非殿,皇帝在,诸臣也在。左监便拜于阶下,对曰“陛下,依臣之见,刘备虽然有些年少莽撞,但却有一颗忠赤之心,不宜加罪!”

皇帝这就怪了,廷尉的人自成体系,向来只听皇帝的,皇帝让查谁就查谁,今天这是怎么了?突然之间就有偏向了?

大臣一个个的也是疑惑不定。不知道刘备使用了什么手段让廷尉的人也为之求情。

小黄门把卷宗递了上来,皇帝就拿在手中看,看着看着便开始皱眉头了。这刘备怎么满嘴胡言乱语没个规矩?就算你是个忠臣,忠得不能再忠,要是你再敢如此乱说,朕也不能用你。皇帝继续看下去,却看见刘备自承宗室之后,为天子族人这一段。看完之后,心中怒气也渐渐消散,他也不是个不明事理的人。便对群臣笑道“这刘备倒也大言不惭,书中竟敢自称乃朝廷的栋梁之材。”

然后又接着看刘备的自陈表,一看,竟然是一首名为《正气歌》的五言诗“天地有正气……”

看完之后,皇帝沉默良久,才把卷宗下发给群臣,道“你们看罢,看完了议一议!”

三公九卿把卷宗看完,心中都是感叹,不想刘备年未弱冠,竟有如此之慨然气节!真乃世之罕见!

其余诸臣互相传看间,皇帝道”宗伯何在?“

宗正刘焉便出列拜道”臣在!“

皇帝道”刘备自承宗室之后,且取宗谱来观之。“

刘焉便退出殿中,查验宗谱去了。此时群臣之中,竟有人开始反复嗟诵天地有正气之句,一些清直大臣只觉刘备此歌直抒他们心中之块垒,是的,他们无畏无惧,哪怕身死族灭也要和奸佞小人斗到底,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一口正气,有浩然之气!堂堂正正,鬼神避易!有些大臣念着念着,只觉此歌辉印着自己一生的经历,不由得老泪纵横。

顾此耿耿存,仰视浮云白,说得多好啊,我有着一颗光明磊落的心,生死于我乃浮云。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贤哲虽然离我们远去,但他们榜样的力量却一直在鼓励着我们。风檐之下我安心读着圣贤书,他们的光辉彻底照耀着我,支持我坚定的沿着他们的道路走下去!

这是何等的气节,何等的壮烈啊,字里行间忠君忧国之情,置生死如浮云的慷慨悲切,足以弥宇宙而贯金石。

如果说之前刘备的格物致知,儒家四句论让人们认识到了刘备的才识过人的话,这一首《正气歌》便让人们认识到了这个未及弱冠之年的少年,是拥有着怎样的气节!拥有着怎样一颗强大的心!

众人觉得,刘备以齐太史、晋董狐、秦张良、汉苏武自比,毫不为过。这等才情品德均为一流的少年,怪不得他自许为未来朝廷的栋梁之材!这不是狂妄,而是自信!无与伦比的自信!

就在众人纷纷感叹的时候,刘焉回来了,捧着一堆发黄的记录,回殿对道”陛下,臣查实,刘备刘玄德果为宗室之后。昔年中山靖王胜之后有五子封侯,胜之贞,元狩六年封为涿县陆城亭侯,后坐酎金失侯,因此遗下刘备一枝在涿县。虽然年代久远,但宗室记录却未曾断绝。“说罢便把名册呈上。

皇帝此时脸色好看多了,笑道”不意此子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