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3章 姓在名在人不在(2 / 3)

后毫无营养的闲扯之际,忻口前线突然噩耗传来,第十四集团军第9军军长郝梦龄和第9军第54师师长刘家麒以及划归第9军指挥的独立第五旅旅长郑廷珍在今日上午南怀化之战皆壮烈牺牲。灵柩还在前线,但位于太原的第十四集团军军部已经开始布设灵堂,接受各界吊唁。

刘浪有些恍然,但却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那个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第一个牺牲的军长,终究还是牺牲在他应该牺牲的阵地上了。

刘浪有些无力感,他终究只是一个人,能解晋东之围,却无法解忻口前线之危。该来的牺牲,终归是会来的。

站在第14集团军军部已经布设好满是白花的灵堂前,刘浪肃然而立。他甚至有种不敢踏入的胆怯,因为他知道,灵堂上所书写的灵牌,或许在他踏入的这一刻,又将不知增添多少名字。

整个忻口战役中,最为激烈的南怀化这一战,正是发生在这一天之前,而此战的第二天10月16日,中国军队在这一天中,连续三名将军在前线督战时殉国。亲临前线的中将军长,少将师长和少将旅长。

可殉国的,远不止这一名陆军中将和两名陆军少将。

和歌舞升平的太原城相比,远在数百里外的忻口南怀化之战依旧在激战,战况有多激烈,虽然刘浪此刻没机会亲身经历,但在曾经的时空中透过他读过的曾担任第14集团军军部警卫旅和总预备队的《独立第五旅忻口附近战斗详报》,他就可以窥之一二。

“本旅于十月六日奉总司令卫命令,经太原向忻县前进,担任总司令部之警卫勤务。十四日,忻口战况转紧,旅奉命掩护炮兵增援忻口。十五日午后,奉命归第九军郝军长指挥,向占领忻口以西南怀化高地之敌板垣师团攻击。”

“晚十时顷,又奉总司令命令以南怀化东北高地之敌企图侵入我1300高地直扑金山铺,断绝我军之归路,对我军威胁甚大,着我旅即将该处之敌击灭之。”

“三时少过,我攻击开始。敌凭借既设工事,发扬浓密枪炮火力,向我密注射击。我官兵英勇百倍,前仆后继,向敌阵猛攻,曾一度冲入敌阵,与敌肉搏。

斯时,我官兵已伤亡过半,立足未定,为敌之逆袭部队所抵据,乃不得已仍退至原阵线。”“略为整顿队势,于四时作第二次之进攻,一时引起敌方猛烈之炮火。我官兵咸报必死决心,冒锋镝向前冲杀,将敌阵地突破,在敌阵内发生恶剧之搏斗。”

“此时天将拂晓,本旅郑故旅长以时机紧迫,亲率两团作最后之猛攻。旅长率先领导,一般官兵均为感动,虽于极度疲乏之余,仍均攘臂直前,一时杀声震动天地,战况之烈空前未有。惟我旅长及614团团长李继程、615团副团长徐云峰均于进攻之际光荣殉国,中下级干部及兵士伤亡甚众……”

其实,光看战报还不足以详述其战斗之惨烈。事实是,第五旅旅长郑廷珍牺牲后,其614团团长李继程接任代旅长,几小时后也壮烈牺牲;615团团长高增级再任代旅长,带领余部继续顽强抵抗。一天之内,两任旅长阵亡,放在任何战场,都极为罕见。

对于这次战役,高增级事后有过这样一段记述“没有比这样的场面更惊心动魄的了。日军板垣师团五万多人向忻口扑来,在距阵地还有两公里之外就架起野炮和山炮,用齐放排射的方式向我军阵地进行猛烈的射击,一些官兵还未见到日本兵的影子就已被炸牺牲了。两军阵地越来越近,双方的炮火基本派不上用场,整个阵地不分官兵,一个扭着一个,已不是争夺对方的阵地,而是和敌人拼命。我们的战士死后依然怒视敌人,数万的尸体铺陈在忻口起伏的山坡、河流之中。战斗之惨烈,无以复加,将士忠勇可歌可泣。”

眼前仿佛晃过此时南怀化还在炽烈的漫天炮火,穿着国军上校军装的刘浪扛着亲自书写着“姓在名在人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