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点绛唇》(2 / 3)

续缘阁 木花 253 字 2022-01-07

赵府。

赵府与李府隔的并不是很远,大概就隔了几条街坊,半个时辰便可赶到。

而赵明诚此时还在太学之中,在赵挺之收到李格非信后并没有拆开。他转手交给自家下人,并遣他急忙把信送往太学。

当天晚上,赵明诚收到信。

看着上面:赵公子亲启几个字,他心跳不自觉的加快了几分。他本以为还需要几日才会有答复,不曾想如此之快。昨日提亲,今日便有了答复。

赵明诚小心翼翼的拆开信来,他先看见的是李格非给他的信,至于李清照的那薄纸反而还留在信封中。

赵明诚细读李格非给他的信。上面无非就是激励他在太学之中有大的成就,什么对于婚事一字不提。

赵明诚不解,莫非自己遗漏了什么?或者李大人就是叫自己努力?他不解便又仔细的观读了一遍 结果还是那意思,上面关于亲事真的是一字未提。

赵明诚百思不得其解,李大人此举到底何意?

赵明诚正准备把李格非的信放回信封中,可是一张薄纸滑落出来。

赵明诚好似发现了什么新的大陆一样,他激动的拿起并小心翼翼展开来。

入眼便是一串娟娟小字,字中又带着一点洒脱。

赵明诚心中一喜:莫非这是李姑娘亲笔?俗话说:见字如见人,赵明诚此时或许已经想象出李清照的容貌来了。

赵明诚一时间不知亢奋多少,他看向词题。

“《点绛唇》,好名!”

赵明诚忍不住高声赞叹一句。

接着往下第一句入眼。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芊芊手。”

这一句让赵明诚仿佛看见了一个女子正在秋千上回荡。

看向下句。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赵明诚嘴角微微的一翘,这两句读起来倒是很欢快。

可是不知为何,赵明诚反而隐隐约约的读出了有一点惊慌失措的感觉,但是这两句词中并没有一个惊慌失措的词。

莫非自己感觉错了?

他看向下一句。

“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

顿时赵明诚好似剥开云雾窥探到了庐山一样。

他明白开始为什么自己有一种惊慌失措的感觉了。

他读到这一句,仿佛看见了一个女子闲趣的坐在秋千上。这时候有客人来了,她惊慌失措的站起来把手中尘土搓去。慌乱之中她鬓发上的金钗落下,因为着急躲藏所以并没有时间去捡起。

赵明诚不自觉的笑了起来,这“见客入来”的一句没有惊慌之词,却给人惊慌之感。

赵明诚回神看向最后一句。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妙!妙啊!”

两个妙字已经表明了赵明诚对这一曲《点绛唇》的评价。

虽然短短数句,可是却完美的描绘了一个闲情的女子,因为客人到来的急慌,以及想要窥探一二的小心翼翼。

赵明诚反复念读了十多遍还是感觉余味无穷。

不知不觉就到了深夜,赵明诚若不是因为蜡尽,恐怕都还沉醉于此词之中。

他回过神来,小心翼翼的叠好这一张薄纸,然后与自己的那些金石,书帖收录了起来。

晚上躺在床上,赵明诚脑海里不禁又浮现出这一曲《点绛唇》来,彻夜难眠。

赵明诚不断思索揣摩这一曲《点绛唇》,直到破晓的时候他才反应过一件事。

这一曲《点绛唇》是李姑娘所写,看那笔墨新旧程度,应该是才写不久。

他前天才去上门提亲,第二天就有了答复,而且还有这李姑娘的新词。

莫非……

顿时赵明诚把自己当成了词中的客人,而李姑娘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