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高下在心(2 / 8)

南七郡的想法!所以,你窦融窦周公一定要考虑清楚,再做最后决策啊!’此书所料,与我河西百僚上下所议,竟然丝毫不差,真是明见于万里之外,王者之气尽显!”

这位虬髯大汉就是河西五郡大将军窦融,字周公。汉初时文帝正是接受其七世祖窦广国和弟窦婴的建议才册立并传位于景帝,而现今洛阳的光武帝刘秀则恰恰正是景帝之后。

窦融左侧的儒生叫班彪,字书皮,姑母乃是大名鼎鼎的才女班婕妤,汉成帝之妃。班彪本人也是当世通儒上才,声名远播,先前追随天水隗嚣,苦劝他归附光武恢复汉室未果,不得已又转往好友河西窦融处。

窦融虽是粗豪武将,但为人却谦恭随和,礼贤下士,非常器重班彪,对这位比自己小的多、还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敬以师友之礼相待,使其得以尽展才华。

班彪也不负期望,对东方形势做出准确预判,看出洛阳称帝的光武早晚必成大业,故力主河西东向。

窦融深以为然,频频向光武示好,从而彻底改变了西州割据各方的实力对比以及战局走向。他亲自率部与光武的西征军合力击溃桀骜不驯的天水隗嚣,为后来汉军最终打垮顽固不化的蜀郡公孙述,立下不世之功。

由此,光武下诏宣窦融及其下属五郡官属进京奏事,实际就是当面嘉奖。

右侧那位被称为“仲宁”的中年文士名叫梁统,字仲宁,文武兼备,精研法家,时任武威太守,也为河西归附洛阳阙廷立下了汗马功劳。

不知不觉,眼前官道逐渐变得宽阔平直,班彪笑道:“周道如砥,其直如矢!想必京师洛阳已经不远了!”

果如他所言,没走多久,遍插大汉猩红旌旗的洛阳城的轮廓就已隐约可见!

忽然,前方一阵马蹄声大作,众人勒住马缰,凝神观望。一队身着红黑甲胄的汉军骑士正穿透团团扬起的尘土疾驰而来。

当他们到得近前时,窦融才看清楚来人,慌忙下马见礼。汉军队中为首的三人,他都认识,两年前在西州高平合击隗嚣军时曾经见过,皆为光武麾下功勋显赫的股肱重臣,邓禹、耿弇、贾复!

邓禹等望见窦融,亦急忙跳下马来,远远拱手笑道:“周公,别来无恙?今奉陛下旨意,特来相迎!”

他身后的贾复和耿弇也都跟着齐声道:“我等奉旨前来迎接周公一同入城!”

窦融拱手还礼,朗声答道:“一别三年,时刻都盼着进京与诸位再聚,如今幸蒙陛下恩准,总算得偿所愿!”

耿弇道:“周公,陛下派遣赵王率朝堂百僚正在夏城门下迎接,然后一起回去面圣。咱们先把公事办完,再详叙私谊如何?”

那赵王刘良是光武刘秀的亲叔叔。刘秀早孤,蒙刘良抚养长大,名为叔侄,实则亲如父子。由此看出,这次窦融入京,光武重视至极,倾动朝野。窦融心中十分感动。

到得洛阳夏城门外,窦融立刻跳下马来,恭捧一个黄锻包裹的木匣向着城内扬声喊道:“臣,凉州牧、张掖属国都尉、安丰侯窦融奉旨率凉州五郡太守及官属奏事京师,现将凉州牧、张掖属国都尉、安丰侯印绶奉上!”

夏城门下,一位锦衣老者率着一群官员肃然而立,紧挨着他身后的几位,窦融也都曾见过,如大司徒欧阳歙、大司马吴汉等。窦融猜知这位就是赵王刘良了,连忙上前施礼。

那刘良威严的打量了一下窦融,微微点了点头,接着一摆手,旁边的小黄门立刻上前接过窦融手中的印绶转身而去。

刘良道:“老汉今奉陛下旨意,恭迎安丰侯多时了!”

窦融汗颜道:“有劳赵王大驾亲自迎接,窦融实在愧不敢当!”

大司马吴汉在旁笑道:“安丰侯休要客气,那益州公孙述兵强马壮、能征惯战,屡挫我汉军军威,若非周公帮扶剿灭隗嚣,折去那公孙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