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剿杀!妥当!(2 / 3)

令单思敬率数千人马尽快加紧城防,使人修缮被击毁的城门。

乌海城原吐蕃军的议事大厅中,秦晓乐召集众将,再施军令。

“着令单思敬率五千兵士和伤残的将士驻守乌海城,待大军休整一夜后,着刘浪、程大宝和尉迟小黑以乌海城为前进基地,统领一万五千骑兵对驻扎大非川的噶尔·钦陵部实施扰袭的策略,起牵制吐蕃军的作用,切记休得与其正面作战,待本将军率徐念蒋等数千将士沿原路绕回大非城,完成对噶尔·钦陵部的前后夹击之势。”

众将得令,各自领命行事。

隔日天明,秦晓乐率军出城,迂回大非川往大非城疾驰。

此时,在大非川中的噶尔·钦陵,已然获悉驻守吐谷浑的三万军被徐晓乐率部奔袭并击溃的消息,这厮闻讯,再是口吐鲜血并陷入短暂的昏迷,待随军郎中救醒后,于榻上传令全军急速往乌海城退兵。

如是他此时知道乌海城已然易手唐军,恐怕会被活活气死。

便在噶尔·钦陵部撤出大非川往乌海城快速行军的途中,这位吐蕃元帅终是接报乌海城失陷的消息,强撑着病体仰天长啸,悲愤而道。

“吐蕃二十万大军兵败,某家之错也!使数万吐蕃将士丢弃性命换来的战果,如今将荡然无存,如今情势,我等当收拢各部残军,据险要之地,禀报大王遣使与唐廷求和,我军方有一丝出路,否则,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啊——”

话落,这厮又是昏迷过去,谋士噶尔·赞鲁使人侍候大帅,吩咐全军迅捷占据大非川外一处险要之地,派出数十小股部队,往四处收拢被唐军击溃的吐蕃残部。

秦晓乐率部抵达大非城中便见到朝廷派来宣抚吐谷浑贵族的官员,稍事歇息,这小子便召集众将军议,吩咐数百唐军兵士护卫朝廷官员往吐谷浑行宣抚之事,待朝廷宣抚官员往吐谷浑去后,再传令廊州、河州结集在大非城的兵力,速往河口和乌海城,替换哪里驻守的金吾卫骑兵。

待分派得当,使信兵快马奏报朝廷,唐军已然攻克、占据乌海城的消息,请求朝廷派兵补充鄯城、廊州、河州守军兵力,并派员接管乌海至大非城的防务,行使扼制吐蕃的重任。

吐蕃国王廷,吐蕃王芒松芒赞接报噶尔·钦陵兵败的消息,震怒之下,召集吐蕃大相噶尔·东赞域松以及一干王朝官员,商议如何应对战败的危局,大唐朝廷接下来会如何对付吐蕃的情势。

噶尔·东赞域松大相乃是元帅噶尔·钦陵的族亲,在芒松芒赞王爷接到禀报兵败之时,他已然接到噶尔·钦陵的书信,从中获悉其欲使吐蕃王朝派员与大唐求和,使于前线的十万吐蕃大军,获得生机的想法。

为保前线十万大军安危之事,便是噶尔·钦陵不在信中说出,作为吐蕃大相,噶尔·东赞域松在获悉前方战事的情形后,也会将此危及吐蕃王朝的重大事情在王朝朝廷上提出,使吐蕃王芒松芒赞拿出主意,作出与大唐是战是和的决定。

吐蕃王朝诸多贵族的廷议中,芒松芒赞将吐蕃袭扰大唐兵败的消息道出,顿引来厅堂上诸多嘈杂的声音,多是不敢相信大唐能击败吐蕃军的这个消息,好像这吐蕃军是不可战胜的强军一般。

盖因这吐蕃年年袭扰大唐又进占吐谷浑得利,再是于大非川战败不可一世的唐军,便使这些贵族有些不知天高地厚起来,当真是蕞尔小国未开化的臣民,如何知道似大唐这等人杰地灵有诸多英雄儿女的庞然帝国之底蕴,想与大唐硬怼,无疑是以卵击石。

待得吐蕃大相噶尔·东赞域松根据现今情势,说出吐蕃将面临大唐报复,而吐蕃因征战消耗的资源等问题,不管从哪方面讲,吐蕃皆无有与大唐继续交恶的理由和实力,请求与大唐议和是唯一的出路。

吐蕃王芒松芒赞闻言,不禁低头暗忖。

想吐蕃王朝从吐谷浑依附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