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首。杨行密任命刘存为鄂州守将,他再度开疆扩土,把鄂州纳入自己的地盘。
再说山南道节度使赵匡凝接到朱温的诏书后,没有出兵去救援杜洪,而是把目光盯上了江陵。这个赵匡凝相貌雄奇,性情严谨,喜欢修饰外表,颇知诗书。其父赵德諲早年追随秦宗权,被任命为申州刺史。黄巢举事之时,天下大乱,秦宗权趁机招兵买马,图谋割据,横行中原,任命赵德諲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宣武节度使朱温率兵攻击蔡州,秦宗权屡败,赵德諲见势不妙,以山南东道七州之地投降了朱温。
朱温时任蔡州四面行营都统,提议昭宗接受赵德諲归降,并命赵德諲为自己对秦宗权作战的副将。昭宗改山南东道为忠义,任赵德諲为节度使和蔡州四面行营副都统。秦宗权覆灭后,赵德諲被授予宰相荣衔中书令,封淮安郡王。892年,赵德諲死去,长子赵匡凝接任山南道节度使。
到了904年,赵匡凝已经占据山南东道十二年,可是他的地盘并不大。山南东道治所在襄州,下辖只有襄州、复州、郢州、房州、均州五州。赵匡凝自然心由不甘,便一直等着机会扩充地盘。现在成汭荆南大乱,正是机会。
成汭死后,雷彦威夺得了江陵。但是雷彦威能力不足,没能拿下荆南所属各州,多数州县仍控制在成汭余部手中。成汭有一个部将叫侯矩,从君山之战中死里逃生,回到夔州,自任刺史。由于侯矩在成汭的余部中实力最强,因此成汭余部推他为首,对抗雷彦威。
得知成汭已死,刚刚被封为蜀王的王建接受了义子王宗本出兵荆南的建议。王建即以王宗本为开道都指挥使,将兵东下三峡。由于荆南军的主力已损失殆尽,因此蜀军没有受到什么像样的抵抗,进展神速,连克忠、万、施三州,兵临夔州城下。侯矩自知不敌,主动投降,被王建收为义子,改名王宗矩。
侯矩一降,原成汭管辖的各地,除江陵以外全部向王建投降。以此破竹之势,王建要全取荆南也不是难事。但蜀中众谋士认为:瞿唐峡是连接荆蜀的最大天险,瞿唐以东的州县,得之易,守之难,不如集中军扼守瞿唐,可保蜀中常安。于是王建放弃了归、峡二州,将边界锁定在夔州。
赵匡凝见蜀军停止了进军的脚步,当即下令出兵,杀向了荆南。荆南再次告急,雷彦威只得离开朗州,前往江陵督战。他却没有想到,这是他弟弟雷彥恭和赵匡凝的密谋。让赵匡凝出兵攻荆南,雷彦威必然去抵御,自己趁机造反,夺取朗州的控制权。事成之后,把从江陵抢得的财物分一半给赵匡凝。
雷彦威在两面夹击之下,自然没有抵抗能力。很快被逐出江陵,此后下落不明。赵匡凝并没有就此收手,令他弟弟赵匡明继续用兵,夺取归州、峡州、江陵,直到把雷彦恭赶回了朗州。这样,荆南被王建与赵匡凝瓜分。朗州的雷家竹篮打水一场空,只是抢到了一些金银财宝,地盘一块也没有捞到。赵匡凝夺得江陵之后,即上表朝廷,要求任命赵匡明为荆南留后。
这时朱温的大将杨师厚连败王师范,并擒住了王师范的弟弟王师克。王师范恐怕弟弟被杀,不得已投降。兖州守将刘鄩,由王师范亲自下令归降汴州。兖州于是举城降葛从周,朱温任命刘鄩为保大留后,王师范为河阳节度使。后来朱温篡位,朱友宁的妻子哭嚎着找朱温说道:“妾夫早预艰难,粗立劳效,不幸王师范反逆,亡夫横尸疆场。冤仇尚在朝廷,受朝廷恩泽,亡夫何罪!”朱温凄然说道:“差点忘了此贼。立即遣人到洛阳将王师范族灭,子侄二百余口,无一幸免。
朱温接到赵匡凝的上表后,虽然对他不去救鄂州不满,但自己正要干大事,便想拉拢一下这个赵匡凝,即同意了他的请求。朱温平定王师范后,得知了左仆射张浚,曾经写信给王师范,劝他起兵反对自己。朱温于是担心张浚为患,嘱令河南尹张全义,捕杀张浚。张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