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沙门孟祥念了十天经文,天上一滴雨都没有下,倒是把胡羌念来了。
随着汉朝的国力衰弱,胡羌不断东迁,有一部分羌族在冯翊安顿下来,与汉族通婚,过着与汉族相同的日子。
原本相安无事的,可是不久前,县里换了县令。新来的县令为了加强对对县里的了解,实施了户籍清查工作。
原本是一个很小的事情,可是在粟邑县却掀起了轩然大波。
粟邑县黄家,原本是一个汉族家族,只是随着羌族东迁,家中羌人逐渐多起来。因为与羌族通婚,黄家的当家夫人也是羌人。在这次核查户籍的时候,县令郭阳把黄家定为羌族。
在现在看来,羌族与汉族就是一个字的差别,可是在大汉朝,这是胡人和汉人的区别。如果被定为羌族,那就是胡人,在大汉朝可是很没脸面的事情。
因为这件事情,黄家家主黄刚率领族中之人,与县寺中人争执起来。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双方冲突之中,黄刚的女婿,一个羌族大户在争斗之中被人用刀捅死了。
黄家死了人,自然不依,带着尸体到县寺之中找县令郭阳理论。双方越说越激动,最后再次爆发争执,这一下黄家不但没有得理,还把家主黄刚给赔进去了。
黄家死了两个人,还牵扯到东迁来的羌族,县里没有拿出有效的处理措施,事情逐渐发酵,最终粟邑县的羌族联合起来,到县寺询问结果。
双方再次发生冲突,县令郭阳在这场冲突中被打死。
县令被打死,羌民们意识到事情闹大了。按理说打死人的羌民们该逃的逃,该散的散,可是事情并没有平息下去,反而越闹越大。
关外胡羌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入侵三辅的机会,在加上李榷故意放水,冯翊各大世家有意闹事,一时之间,声势浩大的胡羌叛乱席卷了整个长安北部。
胡羌南下,裹挟这沿途的流民,向着长安席卷而来。
首先遭殃的自然是那些普通老百姓,他们一部分被迫加入到叛军之中,一部分在洪七等人的疏导下,逃往洛阳。
其次就是朝廷设在各地的各种设施,关外胡羌本着一个抢的精神,入关之后,但凡看得上的东西,动手就抢。看到朝廷官员,举刀便杀。
长安北面,一片哀鸿。
皇宫之中,刘协急诏大臣,商议御敌措施。
“启禀陛下,李榷管家说车骑将军前日去了陈仓,部属对汉中作战,无法参加朝会。”刘协和杨彪等三公等了许久,这才等到李榷的一句回话。
这么巧?胡羌叛乱,李榷刚好去了陈仓,汉中张鲁刚好发兵过来?刘协心中一阵郁闷,赶忙问道:“郭汜樊稠可在?”
潘颖见刘协面色不虞,犹豫了一下开口说道:“陛下,后将军郭汜和右将军樊稠倒是愿意出兵,可是整顿兵马需要时日。”
汉朝实施的是募兵制,这种制度最大的弊病就是出兵之前需要把兵马召集起来,这个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所以,通常看到的都是,贼兵在什么地方出现,而朝廷得到消息过后,出兵都是一个月之后了,原因就在这里。
李榷去了陈仓,郭汜樊稠需要时间整顿兵马,而北方胡羌每日都在逼近,怎么办?
靠别人靠不上,还得靠自己。
刘协现在只有五千羽林卫,其中还有二千是女兵。靠这些人,守住皇宫都难。金吾卫倒是有二百缇骑和五百持戟,只不过这些人实在太少,根本守不住偌大一个长安城。
五陵之中倒是有二千五百军队,但是刘协现在还不能用。这些是刘协藏在暗处的队伍,今后会有大用的。
除此之外,北军五营不能用,他们是李榷的人。郎卫不堪用,他们这些世家子弟,平时欺负老百姓倒是不错,真正上战场拼命,你还不如随便找两个傻子去,至少傻子还不会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