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着能够冒充数量。兵卫守住内城城门已经超负荷了,根本不可能派出去打仗。
死守长安,还是出宫避难,这成了杨彪等人争执的焦点。
出宫避难根本不用考虑,虽然李榷,郭汜,樊稠都希望刘协去他们军中,可是刘协根本不会去的。
不管是李榷,还是郭汜樊稠,他们的军营就是一个鸟笼。只要进去了,想要出来,那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刘协还没傻到自己钻进去。
历史上的汉献帝也是在被逼无赖的情况下,在被曹操关进了笼子,被利用完之后,扔到了山阳郡。刘协可不想走历史的老路,要不就不会在洛阳悄悄的训练大军了。
死守长安,这是刘协唯一的选择。
要守住长安,单凭刘协手中这点人马,肯定是不行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再次发挥世家的作用,像抵御李榷入侵那样,抵挡胡羌。
太尉杨彪、司徒淳于嘉、司空张喜见刘协态度强硬,只好依从刘协。
午后,一队队金吾卫护送宫中内侍,前往各大世家传诏,要求各大世家组织家兵,前往未央宫整编。
胡羌南下,直扑长安。李榷郭汜樊稠均不在京,京中无兵可用。
原本还是猜测的世家们,在得到诏令的时候,全都明白,长安危矣。
首先做出决断的居然是司徒淳于嘉,在与刘协商量过后,淳于嘉就立刻回家,把家族的人召集起来,分配所出家兵的数量,并许诺一旦立功,家族将大力封赏。仅仅半天的时间,淳于氏就组建了一支四千人的家兵队伍,来到未央宫前听令。
看到淳于嘉带来的四千五花八门的家兵,刘协有些哭笑不得。但是淳于嘉表现出来的忠心不容忽视,所以刘协还是安排给了他们的任务。
跟在淳于嘉后面,是杨彪、皇甫嵩、伏完、董承等人。仅仅用了两天时间,刘协就组建了一支三万人的家兵队伍,就连华歆这种穷困户也带着十几个家奴来到了未央宫听从安排。
“陛下,大司农周忠带着一家老小,出城往西面去了。”城门卫传来消息,大司农周忠在得到诏令之后,第一时间收拾家财,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长安。刘协心中冷笑,这种败类,早点暴露出来,早点放心。
“陛下,大鸿胪郭班出了南门。”郭班是郭汜推荐来的大鸿胪,这时候自然与郭汜站在一起。郭汜之所以不出兵,毫无疑问,是在等着刘协的好处。
“陛下,大量的流民从东门出城,其中夹杂这不少官员。”
流民们从冯翊逃到长安,原本是想着朝廷能够保住长安,可是现在李榷郭汜樊稠均不出兵,长安能否守得住还真不知道。与其在长安等着,还不如去洛阳,那儿虽然是虎狼之地,但是去的人多了,总能守住一片地方吧。况且,关中大旱,就算呆在长安这些日子有吃的,一旦战争结束,总要回家的。到那时,吃什么,住什么,还不如去洛阳赌赌运气。
当然,刘协也理解那些官员,他们在朝中说不起话,在战乱中没有自保的能力,如今离开长安,去找一个能够生存的地方,也不是不能理解。
两天过后,朝中官员经过一次大清洗,有近半的官员留下来,与刘协一起死守长安城。
刘协把军队指挥权交给皇甫嵩,自己回到长乐宫,开始安排长乐宫的防御。既然决定死守长安,刘协就要尽一切力量守住,哪怕最后只剩下长乐宫一座宫殿,刘协也要拼尽最后的力量。
“春兰,情况如何?”了解长乐宫的情况,这才能够对长乐宫的防御进行安排。
“陛下。”春兰显得有些气愤:“胡羌叛乱的消息传来,好多人都去了未央宫,有些人还跟着李琼离开了长安。”
李琼是李榷的人,在后宫之中,自然代表着李榷。如今李榷势大,一些后宫中人想要投靠李榷,自然要去跟着李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