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刘协带兵探敌情(2 / 4)

兵,应该还有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刘协要尽快摸清胡羌的情况,然后挡住胡羌。

“皇甫将军,朕想出城去查探一下敌情,还请皇甫将军守好长安。”刘协带着一百羽林郎来到北面城门。

自从窦和等人调到金吾卫过后,羽林郎缩减了不少。这次胡羌入侵,好几个羽林郎都被家族逼迫,退出了羽林郎,离开了长安。目前刘协身边,只剩下一百羽林郎了。

“陛下。”皇甫嵩看看刘协身后的一百羽林郎,这些都是世家子弟,一个个能力不错,刘协带着他们出去,一个不好,折损了一些,那可是不小的损失:“陛下,如今长安自身防御都很薄弱,还是不要出去为好。”

“皇甫将军,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如今我们对胡羌一无所知,怎么抵挡胡羌。还有,将军只需认真安排长安的防御,不久之后,定会有兵马前来。”

“有兵马来援?”皇甫嵩惊道:“谁的兵马?”

“现在还说不定,到时候就知道了。将军的目的就是尽可能的拖延时间,等待援兵。”刘协现在也不知道郭汜是否会发兵,只好让皇甫嵩尽量拖延时间。

郭燕出宫,连夜赶往终南山,见到郭汜,把刘协的话语告诉郭汜。郭汜猛然明白,这么简单的事情自己居然没想到。

胡羌南下,冯翊必然被胡羌所占,这时候,如果郭汜帅兵前往,击退胡羌,冯翊百姓势必感谢郭汜,这时候再招募兵勇,自己的势力岂不是很快就壮大起来了。

至于与胡羌打仗,这个一点都不用担心。胡羌以游牧为主,抢了钱粮就会离开,自己只需跟在后面,做出攻击的样子即可。

如果运气好,还可以拦截一些小股胡羌,不但得到战马,还可以抓一些俘虏。这些胡羌可是自小在马背上长大,骑术甚是了得,是很好的骑兵兵源啊。

想到这些,郭汜命令伍习郭班整顿兵马,出兵冯翊。

这边樊稠得到宫中传来的消息,也是觉得,这是拓展地盘的好机会。于是整顿兵马,向冯翊用兵。

大旱天气的夜,天空瓦蓝瓦蓝的,没有一丝云彩。星星在天空中眨巴着眼睛,月亮毫无阻碍的向大地倾撒着银光。

长安北门在月光下显得诡异异常,吱呀一声,大门打开一条二尺来宽的缝隙,一匹接着一匹高大的战马,悄悄的从长安北门的缝隙里面走出。

刘协坐在高大的黄骠马上,紧了紧手中的三尖枪,对着后面的大臣挥了挥手,走出了长安城门。

大旱的关中平原,广袤的大地上寸草不生,夜风吹着刘协的战袍,鼓胀的像一个气球。八月了,天气还是那么热,晚间行路是最好的选择。

刘协没有驱马疾驰,因为战马疾驰会发出巨大的响声,几十里外的胡羌就会发现,所以刘协、宋和、宋平、慕容贤带着一百名羽林郎,缓缓的走向北方。

月亮升起又落下,夜死一般的沉寂,只有一百羽林郎在不快不慢的走着。

天快亮了,刘协在一片树林里面停下,士兵们砍倒一些树木,树木倒在地上,把在树林里藏着的战马和军队全部隐藏起来了。

清晨是一天中最凉快的时候,趁着天气凉快,羽林郎在树林深处埋锅做饭。慕容贤把刘协的战马牵到一旁,给战马喂些豆子。

这次出来,为了保证行军的速度,刘协没有配备辅兵。按理说,一支部队分正卒和辅兵,正卒主要是冲锋陷阵,而辅兵主要是负责粮草辎重。但是辅兵的行动速度极其低下,往往大部队运动,受辅兵的速度的影响,一天只能行走三四十里路。

刘协为了保证羽林郎的机动性,所以把一切辎重全部分配到战马上。其中包括十天的粮食,每人每天二斤,马每天六斤,一共八十斤。加上做饭的锅,其实很多机动部队是不带锅的,但是刘协要求羽林郎带上了锅,原因是粮食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