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刘协带兵探敌情(3 / 4)

须煮熟后才能被消化吸收,没煮熟的粮食士兵们为了满足需求会多吃很多。与其多带粮食,不如带上锅,当然生火做饭也是非常危险的火光对在黑夜中隐藏是很不利的。但是没办法,除了煮饭食外,刘协还要求大家必须把水烧开后再喝,所以必须带上锅。

除了锅以外,绳子,火油,铲子等杂物也得带上,这样下来,每匹马除了带八十斤粮食外,还有不少的杂物。不过这些东西都是消耗品,一天一天过去,重量会减轻,最后消失。

刘协从身上解下战袍,用绳子套着四个角,系在四棵树上,这样做的目的是遮挡阳光。树林中虽然有树木挡住阳光,但是从树木的缝隙里面会有阳光渗透下来,照在地面上,战袍的作用就是挡住这些阳光。

八月的阳光非常毒辣,如果直接晒在铠甲上,钢铠的导热性能是非常好的,热传递很快,估计不等敌人杀来,刘协的羽林郎就被热死了。

特别是大旱天气,太阳更是毒辣,周围没有水,地面也是热的,虽然在树林里面,同样难受。用战袍挡住阳光,多少会好一些。

羽林郎看见刘协这样做,也就跟着这样做,把战袍脱下,系在树林之间,挡住阳光的直射。

宋和宋平安排羽林郎轮换着放哨,刘协没有要求他们派出斥候,而只是要求在树林的边缘派出哨探,防止敌军攻击。原因很简单,就是不让敌人发现,不光不能让胡羌发现,也不能让李榷郭汜樊稠的人发现。

黎明是最黑的时候,刘协又不准大家点火把,所以饭熟后,大家摸黑吃饭。水袋里面的水都是昨天烧开了的,所以今天不用烧水,况且就算烧水,也找不到水烧。现在大旱,赤地千里,要想找出水是很难的事情。

灭了火,把杂物收拾好,士兵们在树林中开始休息。

白天里刘协不打算让羽林郎们赶路,一是因为热,八月的天气,身上披着厚厚的铠甲,然后在烈日下暴晒,是个人都受不了。二是因为白天活动的斥候部队多,刘协这样一支全副武装的部队,不引起注意才怪,估计用不了两天,所有人都知道皇帝出来送死了。

到那时,长安外面就热闹了,李榷郭汜樊稠都想得到皇帝,胡羌也想,于是四方大战,刘协不敢担保这一百多人在乱军中能够活下来几人。

收拾好一切,除值哨的士兵,其他都躺在地上休息,现在天气凉爽,不抓紧时间睡觉,等到日中,天气热起来就睡不着了。

为了不影响整体的战斗力,刘协要求每一个时辰换一批人值哨,这样大家都有休息的时间。

大旱的天气,太阳是令人讨厌的,但是没人能阻止太阳的升起。随着太阳的升起,老百姓的作息开始了,长安周边的老百姓要不进了长安城,要不搬迁到其他地方去了。在小树林旁边不远,就有一个村子,可是太阳升起了老高,也不见一个人出来,不用说这些人都搬迁走了。

说实话一个家人的村子,的确不具有抵抗灾祸的能力,不管是抵抗旱灾还是抵抗兵灾,他们都不具备这个能力。

一队斥候从小树林旁边经过,看了一眼小树林,见里面横七竖八的倒着树木,也就没怎么在意,直接离开向前面疾驰而去。

没有刘协的命令,哨兵们没有对着这些斥候做出任何动作,任凭他们离去。

太阳渐渐的升高了,天气越来越热,刘协实在睡不着,就翻身爬起来,也好,坐着比躺着凉爽一些,树林里面多少有些风,带走身上的热气。

慕容贤也睡不着,翻身爬起来,见刘协也热得睡不着,二人相对笑了笑,也没说什么。

既然睡不着,刘协就坐在地上修炼,所谓心静自然凉,刘协在修炼中还真没注意到天气有多热。

夜幕降临,气温没有回落的迹象,但是刘协不能因为气温不回落就不走。在黑夜中,羽林郎们小心的做着饭,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