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软禁(1 / 3)

袁文甲不由大怒。在他看来,这池墨弦简直就是在倒打一耙。于是他立刻就要回去给皇上写奏本。陈安晏并未阻拦,而是开始准备下一步的计划。池墨弦的消失,自然也是陈安晏的手笔。其实,从离开京城的时候,陈安晏就已经派人盯着池墨弦以及那些大内侍卫了。因为陈安晏知道,上次齐太后派了两个大内侍卫想要去山西向燕王讨要说法,但是被万通镖局杀了一个,又故意放了一个回来,齐太后虽然猜测燕王为了李彧,已然跟自己反目,但她必定还是会暗中派出人手,去刺探燕王府的虚实。而这也是单文柏上奏朝廷,说山西税银账目有问题的原因。既然暗中派人前去受阻,那他们就明着派人前去山西,就算是燕王,也不能光明正大地杀人灭口。在三位钦差之中,池墨弦是他们的人。可池墨弦毕竟是文官,所以陈安晏知道,齐太后一定会在大内侍卫之中做手脚。虽然如今杨雄手下已经有数十个忠于李彧的大内侍卫,但他们最主要的任务还是保护李彧。因此,尽管在这次派出的三十个大内侍卫之中,有一部分吴王府的侍卫,但还是被齐太后安插了两人。其实,因为在这三十个大内侍卫之中,有的是杨雄的人,有的是吴王府的人,所以齐太后安插的这两个人其实并没有她想象之中那么隐蔽。再加上在明有赵荣和云四海等人盯着,在暗有万通镖局的人,所以陈安晏很快就确定了齐太后安插的那两个人。只不过,这一路上他们都没有什么异常之举,一直到昨天陈安晏晕倒之后,池墨弦才在城里跟这两人见了面,想必是想要趁着陈安晏晕倒的这段时间,对这两人有所交代。至于那数千的官兵,陈安晏倒是并不担心。因为在这些官兵之中,也有陈安晏安插的人手,同时也有万通镖局的人在暗处盯着。最重要的是,每到一处,这些官兵都只能在城外扎营,全都不许进城。因此,就算是有人想要瞒着其他所有人偷偷跟人见面,也并非易事。至于这池墨弦,他这次奉了齐太后之命来山西,注定了只有一个下场。对待齐太后的人,陈安晏自然不会心慈手软。所以,池墨弦这次离开京城,自然不会再有机会返回京城。至于那两个大内侍卫,自然也是同样的下场。没过多久,袁文甲便写好了奏本,他倒是十分识趣地将奏本拿给了陈安晏,想看看陈安晏的意思。奏本的内容很简单,主要就是弹劾池墨弦的种种行径。陈安晏对此自然是没有意见。而他也不愿参合其中,便让袁文甲直接派人传回京城便是。另外,若是能追到池墨弦,也好好问问他这么做,到底是何意!在派人将奏本送走之后,袁文甲又找到了陈安晏,想问他接下来的安排。陈安晏思忖了片刻后,又拿起了池墨弦留下的那张纸。再次装模作样看了一遍纸上的内容后,陈安晏便朝着袁文甲说道:“既然池大人因为此事而负气离开,那就将这个交给那些山西的官员看看!”袁文甲一听,很快就明白了陈安晏的用意。显然,陈安晏还是想让廖日泽当这个替罪羊。虽然有池墨弦的的留言,但袁文甲还是有些担心燕王会为此动怒。在得知袁文甲的担忧后,陈安晏倒是让他放心,不管怎么样,他们的奏本已经送往京城,按照时间来看,朝廷在十天之内就会有回信。所以,在这之前,他们只要将池墨弦的意思告诉那些山西官员,至于最终的决定,他们并不需要立刻明言。袁文甲听了之后,也只能同意。陈安晏现在还是“带病之身”,不便见客,所以这件事便交给袁文甲去办了。就如陈安晏预料的那般,那些山西的官员在见到池墨弦的的留言后,都十分生气。特别是在得知池墨弦已经离开了忻州,赶往京城去了之后,一个个都义愤填膺。为此,这些山西的官员一直都在向袁文甲解释。不过,袁文甲按照陈安晏的意思,告诉这些山西的官员,要么按照池墨弦的意思,让廖日泽来当这个替罪羊,要么还是等宫里的意思。对于那些山西的官员来说,自然还是选择等消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那廖日泽也来过几次驿站,显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