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软禁(2 / 3)

想要向袁文甲和陈安晏送礼。一直到第八天的时候,宫里的消息还没有传到,辛谷仕倒是终于到了忻州。这位平阳知府倒是一点都不避讳,到了忻州之后并没有先去找山西知府、布政使这些上司,而是带着两个箱子直接来到了驿站,找到了陈安晏。在旁人看来,这辛谷仕必然是听到了风声,其他山西官员想让他当这个替罪羊,这才带着贿物从平阳府匆匆赶来。那些官员们的眼线发现,这两个箱子很沉,若是装满了银子的话,少说也有三万两。然而,只有辛谷仕才知道,在这两口箱子里,根本没有一两银子,而是两大箱的石头。他这么做,自然也是陈安晏的意思。陈安晏就是要让其他官员认为这辛谷仕是来向自己行贿的。辛谷仕来到驿站后,便没有再离开,而是直接住进了驿站。这却是让其他山西的官员十分不满。特别是那忻州知府廖日泽。他送去驿站的东西,不论是陈安晏还是袁文甲,都没有收。而如今辛谷仕却住进了驿站,这对他来说,自然不是一个好消息。无奈之下,他也只能前去燕王府,请他那位堂妹在燕王面前替自己说说话。就在辛谷仕住进驿站后的第二天,宫里的消息便传到了。相比李彧的旨意,其实还有另外一个消息更加让他们吃惊。按照那两个大内侍卫的说法,他们在带着李彧的旨意,从京城赶往山西的途中,见到了池墨弦以及两个大内侍卫的尸体。从现场来看,他们应该是被高手偷袭致死,偷袭他们的人,应该擅长暗器。而他们被杀的位置还在山西境内,但是离河北也就只有不到三十里了。那些山西的官员得知此事后都吃了一惊。钦差大臣死在自己的辖下之地,这可是一件大事。山西的那些官员连忙派出捕快前去追查。而李彧的旨意颇为耐人寻味。从圣旨的意思来看,池墨弦在离开驿站的时候,也写了一份奏折,派人送去了京城。只不过,他要呈送的并不是皇上,而是单文柏。奏折的内容无非就是弹劾袁文甲和陈安晏收受贿银,意图包庇廖日泽。只不过,替他送奏折的那个大内侍卫赶到京城的时候,正好撞见了陈安晏派回去的那两个大内侍卫,那两人带着他一起去见了皇上,那人也只能将奏折交给了皇上。李彧看了袁文甲和池墨弦的两份奏折后,便传召了单文柏以及数位官员商议此事。发生这样的事情似乎有些出乎单文柏等人的意料。他们原本是想着借这个机会试探燕王,而此时对于他们来说,也算是歪打正着。他们也想看看,为了那廖日泽,燕王究竟会不会出手。所以,单文柏自然是帮着池墨弦说话。李彧听了之后也立刻表示朝廷对于贪墨之风绝不姑息,便立刻下旨要求袁文甲和陈安晏一定要彻查山西的账目,若有不尽不实之处,必定严加责罚。而且,陈安晏在那个大内侍卫宣读圣旨的时候,特意将那些山西的官员也请到了驿站。特别是池墨弦的那道奏折以及单文柏给李彧的建议,那个大内侍卫几乎一字不落地说了出来。如此一来,陈安晏他们便有了抓廖日泽的理由。而且,这些山西的官员还不能怪在他和袁文甲的头上。在跟袁文甲商议之后,他们便先将廖日泽软禁了起来。那些山西的官员见袁文甲和陈安晏不松口,也只能去找燕王商议对策。他们可不敢真的让廖日泽扛下此事。经过辛谷仕的“提点”,袁文甲很顺利地查出了山西的税银至少还有两百万两银子的暗账。辛谷仕还告诉陈安晏他们,说是在去年年末的时候,山西巡抚和布政使曾经找到他,想让他也做一笔三十万两银子的暗账,但是被他拒绝了。这些暗账,其实都是将应交的税银,用各种方式克扣。至于这些克扣下来的银子,按照他们的说法,似乎是填补忻州的亏空。他们告诉辛谷仕,忻州盛产煤炭,而每年开采的时候都会死很多人。为了整个山西的官声和颜面,他们不能将此事上奏朝廷,只能利用这种方式来补偿死者家属。为此,廖日泽还给她看过一份死者名单,以及每人发放的抚恤银。名单上光是去年,就死了两万多人。辛谷仕暗中派人打听此事,但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