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流神器。为了笼络特斯拉,主办方不仅退还了特斯拉所有的的参展费用,还主动派出了工作人员,帮助特斯拉维持展台的秩序。林凡笑呵呵的看着这一幕,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吉恩充当消息传递员,不断地往林凡身前凑,告知董事长,又预订出去一辆,又预订出去两辆……“林,你好,我是一家汽车杂志的记者,我能采访你一下吗?”一名三十来岁的白人凑到了林凡面前,非常热情地打起了招呼。林凡马上意识到,这是认出自己来了?今天他在展台站了大半天,可居然没有一个人认识他。只能说,老外脸盲得太厉害了。今天上午的记者,全部去关注汽车了,没有人注意到他这个亚裔销售。“你认识我?”林凡笑咪咪地看着冲到自己面前的这个记者。“你真是林啊?”记者非常惊讶,彷佛是见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林凡知道,被套路了,这记者也不敢肯定他的身份。“对,你想采访什么?”记者很是兴奋,“我想采访一下你对电动汽车的看法,还有你跟特斯拉这家企业的关系。”“好的,跟我来吧!”林凡心情不错,把记者带到了休息区,开始接受对方采访。“林,你之前接受媒体采访,曾说过,将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这是指特斯拉吗?”记者笑着说:“我刚刚在外面看到了特斯拉的试驾车,太酷了,像一道闪电一样。”“特斯拉只是其中之一。”林凡一脸平静的回答道。记者:“哦,对了,你跟特斯拉是什么关系呢?”林凡:“我是特斯拉的投资人,也是最大股东和董事长。”记者:“你当初为什么会投资特斯拉?”林凡:“我认为这是未来的趋势。”记者:“可很多人并不认同电动汽车,认为这是一个没有前景的行业,在几年前,通用还召回了已生产的全部电动汽车,并进行了销毁处理……”林凡和记者开始详聊起来,从投资特斯拉的出发点,到对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判断,再到今天特斯拉的销售情况……聊得非常深入,甚至林凡还故意大放厥词,准备炒作点热度。记者顺着林凡的回答,问道:“你认为电动汽车彻底取代燃油车,需要多久?”林凡脱口而出道:“快则十年,慢则二十年。”“你们是第一家在硅谷造车的企业,而且几位创始人和高管,都没有传统汽车制造业的工作经验。”记者皱着眉,又问道:“这对于你们造车,有没有造成什么困扰?”林凡摆手,“完全没有,我们是在用硅谷的思维,用科技手段造车,而不是遵循以前底特律的那一套。”记者:“哦,好的,你认为特斯拉多久能卖出第十万辆?”林凡信誓旦旦道:“五年之内!”记者一阵惊呼:“要知道,你们今天才只卖出几十辆,要实现近万倍的跨越,五年能做到吗?”“当然可以!”林凡耸耸肩,“要知道,三年前,没人认为特斯拉能造出电动汽车。现在我们不仅造出来了,还非常受消费者追捧。”记者:“额,卖出几十辆,能被称作是追捧吗?”“你知道的,特斯拉售价为十万美金,这并不便宜,我相信很少有车企能在第一次参加展会,就卖出几十辆跑车。”记者点头:“这倒是,而且你们是全款预订的方式,这并不主流,也不太容易被接受。”“是的,所以我们走的每一步,都是在创新!”媒体对特斯拉的大面积报道,是第二天才开始的。同时,网上对特斯拉的讨论,各种舆论发酵,也是在次日才达到顶峰。而汽车杂志记者阿尔文对林凡的独家专访出炉,更是给本就火热无比的特斯拉,增添了无数话题。事实上,在一年多前,林凡就以个人名义投资了特斯拉。那个时候的特斯拉造车失败,找遍了整个硅谷和沙丘路,没有一位企业家、一位投资家愿意投资这个“不靠谱”的项目。在投资特斯拉后,林也遇到过很多的质疑,有人觉得他“人傻钱多”,膨胀了。然而,特斯拉在圣克拉拉车展的惊艳亮相,向世人证明了,谁才是真正的傻瓜。我询问过林,当时他为什么要投资特斯拉。他告诉我,同为创业者,两位创始人身上不屈不挠的精神感染了
491 不被看好的电动车(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