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而此时匹斯麦又急于备战来对战疑似为矮人帝国代理人华沙联邦。
因此这个时期,农业生产培训班以及企业自主培训班就成主要人才培养方式,人民党员不辞辛苦地下地指导农业生产。很多时候他们党员自己不懂农业,于是只好在晚上自习,白天再慢慢教授农业生产。
而在工厂上也是,很多时候都是雅各布从国外买来各种手册,然后与工厂厂长一起昼夜研究机器的生产研究方法。
由于工农业剪刀差这个国策正在普遍实行,指令式或者指标式的计划开始运转着这个政权的运转。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匹斯麦带头不领工资,党员和农民自愿省吃俭用出来一些粮食出来用于出口和来购买工业设备。这个时候是精灵族最煎熬的时候,那时的精灵没钱没粮,虽然饿不死,但是所有人都是不得不硬着头皮拿起书来学习。
而到了圣历1821年对华沙解放战争已经全面胜利之后,匹斯麦已经意识到了这样教育模式是很难培养大量国家需要教育人才的,终于他要来利用前世的知识来对教育下狠手了。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首先要因地制宜,由于精灵族的生育率过于逆天,哪怕在卫生条件都没有现代化的情况,哪怕有许多尤其是精灵族的新生儿是最容易夭折的情况下。精灵族的人口增长率一直都能有3%左右的人口增长率(对比于我国上世纪计划生育前的人口增长率都只有2%的巅峰)。
所以在五年计划里,匹斯麦必须要做到的是将所有刚刚断奶的幼儿和儿童同放入托儿所里面。由专人进行统一管理和培养,设立基本的医疗设施和做好基本的干净卫生的环境,以此来降低社会培养成本。
这些儿童一直长到十五岁上小学之前,必须学会基本的精灵族的文字,然后同时教会他们基本的加减乘除的用法,以及基本的生活常识和能够自理的生活。早期年幼的他们倒也不用搞什么成绩的,毕竟他们还需要成长和培养,但是一旦到了十岁以后,一切都必须要一切都要量化处理了。
比如一切知识都分门别类,成为语/数/外/历史/物理/魔法等一系列科目来学习,以此训练针对专业的专业性人才。尤其到了小学之后,体育要引入基本的军事训练(包括稍息、立正之类的),下场参与生产劳动要有指标成绩,你一切干得学到所有事情,学到所有知识都要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中来检验出来。
到中学时就要根据你的水平和你自己的意愿,选择走文科和理科亦或是进军校。然后以上的科目进一步分化,比如将数学进一步分化成统计、几何、代数等等,语文也要分成文字、古文、诗词等等,历史也要分成精灵族历史或是外族历史等等......
与此同时设立班长、各种课代表、各种(比如:劳动、卫生、体育)委员来分别来管理这个班级。这样的制度可以正好对应军队里的各类军官、政委-教导员-指导员、士兵制度来加强管理,提高班级的集体性。
而总之看你的分数水平和你的个人意愿来选择更深层次的学科和学校/学院来进行深造,如果你不想学,开摆,那就是进厂学机械或者下地学农业种植,然后在直接出去工作。
总之,从托儿所到小学再到中学、专科、大学在到后面研究所你可以一直深造下去,也可以在中学之后选择出去工作。
利用这样高效、不讲人情的制度来培养精灵族最需要的人才,而且一个人的能力可以通过成绩来量化能力(毕竟你也不能看到他头上的游戏能力数值)来供决策者参考,来决定这个人适合放在那个岗位上来工作。
也许这样锻炼出来的人可能不喜欢在这个岗位工作,但起码比没有能力但是喜欢这个岗位的人过来这个岗位工作要好得多。
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