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伟中”最常见的会议形式,钱旦坐定之后打量四周,发现会议室一角隔了一个密闭小玻璃屋,里面关了两个女孩,他知道那是做同声传译的。再定睛看看与会人员,每一组都有几个外籍员工。
“伟中”不少涉及海外的会议都有外籍员工参加,但并不是都会配置同声传译。不一样的还有,大多数有外籍员工参加的会议中都少不了来自非洲、阿拉伯世界的年轻面孔,这个会议室里老外几乎全是白人,年龄似乎都不小,好几个头发、胡子花白的。
讲台上一个脸部轮廓如美剧“斯巴达克斯”中那个“不败的高卢人”一般的老外正讲着他的“ppt”,钱旦定神听了会儿,他讲的是对什么“r226”条款的分析与遵从?
钱旦拿起桌上一个同声传译器,调到中文频道,戴上耳机听了两分钟,觉得能听明白他讲的每句话,但对整个内容仍是云里雾里。
钱旦小声问坐在他身旁的一位中方同事:“r226是什么?”
“法国刑法第226条。”
那人见钱旦茫然的样子,补充了一句:“法国刑法中关于数据保护相关的条款。”
钱旦问:“这人是谁?公司法务部的外籍高端?”
“不是,是法国子公司的首席网络安全官。”
钱旦拿起桌面上一份会议议程表,与他过去参加的产品线全球工作会议一样,议程中一部分是研发、销售、服务、采购等各个机关部门主讲的内容,另一部分是海外各个区域主讲的内容。
不同的是,过去的会议中区域主讲的内容多是以地区部,或者集团客户部为单位,这个会议只聚焦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法国、日本等几个国家。现在台上讲着的,应该是议程表中的“法国网络安全工作计划”。
钱旦放下议程表,目光又被那位同事的笔记本电脑所吸引,他的电脑摄像头被一小块黑胶布封上了。钱旦盯着琢磨了几秒钟,忍不住好奇:“你怎么把电脑摄像头贴上了?”
那人倒是耐心:“怕不安全啊!万一有人远程调用了摄像头呢?”
钱旦听了两天会,会议结束后的第二天去了肖武办公室,正式拜访了领导,总算大概弄明白了“网络安全”是什么?他未来的工作目标是什么?
他过去以为的“网络安全”是“orksecurity”,只是针对数据网络的安全,偏重技术,要做的工作包括安全漏洞评估及处理、防火墙部署及管理、病毒及恶意软件清除等等。
他未来要从事的“网络安全”指“cybersecurity”,是针对由电信网、互联网、计算机系统等组成的信息通信环境的安全,要做的工作包括了运用技术、管理、法律等综合手段去保护从设备、系统到数据、应用各个层面的安全。
“伟中”致力于以创新的技术和解决方案为这个世界更好的电信基础设施。随着人类社会在工业制造、农业生产、社会服务方方面面向数字化演进的深入,“伟中”的生意越来越多地触及到各个国家的关键基础设施之一,数字化社会的底座。他们所承担的责任、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比如法国人在会议上提到的“r226”,如果法国的电信运营商或者“伟中”作为数据处理者未向最终用户或执法部门通报电信网络中个人数据泄露的事故,仅“未通报”一项罪名就将面临最高30万欧元的罚款以及法人代表最高五年的监禁,更不要说政治因素带来的更严重后果了。
世界并不大同,每个国家对“网络安全”的理解和实践不尽一致,欧美发达国家步子更快,环境更为严苛,尤其是对“伟中”这样来自中国的公司。因此,“伟中”网络安全工作在当下的起步阶段聚焦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尤其是业务量越来越大的几个西欧国